根据《行政强制法》第十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法律设定。在尚未制定法律的情况下,如果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本法第九条第一项、第四项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对于尚未制定法律和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情况,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本法第九条第二项、第三项的行政强制措施。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在《行政强制法》颁布施行前,不仅法律可以设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也可以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甚至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也可以设定行政强制措施。这一规定改变了行政强制设定“政出多门”的混乱局面,为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确立了统一的原则和规则。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在特定情形下可以限制行政相对人的人身自由。首先,当行政相对人处于醉酒、精神病发作等状态,非管制措施无法避免行政相对人对其本人造成危害或对他人构成威胁时,行政机关可以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其次,当行政相对人意欲自杀,非管制措施无法保护其生命时,行政机关可以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此外,当行政相对人存在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情形,非管制措施不足以预防或救护时,行政机关也可以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
在实施行政强制过程中,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对相关财物进行处置。涉及所有权的4项权能,即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相关财物。在实践中,行政机关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处置财物的具体表现包括查封、扣押、冻结、使用、处分以及对财物的使用进行限制等。
当公民的生命、身体、财产有危险,非进入住宅、场所不能实施救护或不能制止危害行为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有必要及时进入该住宅、场所采取一定措施。然而,这种进入公民住宅的行为必须有法律明确的授权。
行政本位模式与司法本位模式的比较。行政本位模式主要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家采用,强调行政机关自行执行权力,提高行政效率,但需要对行政机关的执行权进行必要的限制。司法本位模式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强调司法控制和审查,防止行政权滥用,但可能降低行政效率。两种模
没收违法所得的定义和实施方式,包括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剥夺违法行为人的违法所得财物。追缴和处理违法所得应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违法所得的计算需要准确查证,全面收集相关证据并遵循“全面调查、客观公正”的原则。缴纳方式包括当事人自愿缴纳
行政听证程序的多重意义。从理论角度看,行政听证程序是为了维护公平精神,平衡公权与私权的关系;从经济学角度看,行政听证可提高行政效率、节省交易成本;从行政法律体系角度看,它是核心部分,维护体系的完整性;从依法治国角度看,它加强依法行政和法治意识;加入W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扰乱单位秩序的行为及拘留程序。对于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等寻衅滋事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以不同拘留时间和罚款。同时,对于特定人群如未成年人、七十岁以上老人、孕妇等,在执行行政拘留处罚时有一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