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处罚和行政处罚都是一种处罚方式,其中包括罚款。《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属于行政法范畴,是行政法中的一个分支。行政法除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外,还包括其他法律中有关行政法的条款,如《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公民出入境管理法》、《外汇管理条例》等。治安处罚是行政处罚的一种类型。
1、主体不同:治安处罚的行政主体只能是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如公安民警和被公安机关授权的乡、镇政府;而行政处罚的行政主体除了公安机关外,还包括税务、工商、财政、计划、海关、港务、外汇等行政主体。因此,公安适用的行政处罚通常要加上“公安行政”的字样。
2、适用依据不同:治安处罚只能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而行政处罚的适用范围更广,除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外,还包括其他行政法。例如,非法持有、使用假币行为适用《银行法》,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适用《禁毒决定》等。
3、罚则不同:治安处罚规定的处罚种类只有警告、罚款和拘留三种,而行政处罚除此之外,还包括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或暂扣执照、许可证等。此外,拘留和罚款数额大小在不同的行政处罚中也不尽相同。
4、适用法律文书格式不同:治安处罚适用的法律文书格式包括《治安管理处罚审批表》、《治安管理处罚裁决书》和《治安管理当场处罚书》等;而行政处罚文书则不同,适用的是《公安行政处罚审批表》、《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当场处罚决定书》等。
5、罚缴方式不同:治安处罚中,罚款的决定和收缴由公安机关执行;而行政处罚中,一般实行罚、缴分离制,罚款的决定由行政机关执行,罚款的收缴由银行执行。
6、执行不同:治安处罚中,公安机关对拒不执行的相对人可以适用强制执行,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而行政处罚中,除了公安、税务、海关等行政机关外,其他行政机关和授权组织不能适用强制执行措施,只能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7、权利救济不同:对于治安处罚,相对人对治安处罚不服只能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再提起行政诉讼;而行政处罚则各有不同的救济途径,有的只能提起行政诉讼,有的只能申请行政复议,有的在两者之间选择,并且选择后就不能再变更,还有的可以同时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选择行政复议后,对行政复议不服还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录假口供的法律后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事人伪造证据或提供虚假证言将会受到处罚,包括拘留和罚款等。情节严重者还可能构成犯罪,受到刑事处罚。因此,建议当事人不要录假口供,遵守法律。
我国行政拘留的案底记录和法律性质。案底一般指个人犯罪行为的记录,而行政拘留不属于犯罪记录,但在公安部门的治安部门有记录。行政拘留是行政处罚手段,可合并执行,最长期限不超过二十日。它与刑事拘留有本质区别,包括法律性质、处罚对象、适用目的、适用机关和羁押
行政拘留申请书的撰写和相关法律意义与特点。申请人XXX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被决定行政拘留十日,现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并请求暂缓执行。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行政处罚之一,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的情况。其特点是只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有拘留裁决权,期限限制在1日以
治安案件查处主体的相关内容。文中介绍了违法行为主体的分类以及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应遵循的原则,包括以事实为依据、错罚相当、公开、公正、保障人权、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等原则。同时,还详细阐述了治安管理处罚的公开,包括依据、程序、内容、结果的公开以及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