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治安管理处罚法 > 治安管理处罚法法律法规 > 正当防卫制度的纳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专业律师解读

正当防卫制度的纳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专业律师解读

时间:2024-01-01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0959

正当防卫: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

特点一:正义合法的防卫行为

正当防卫是公民与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的正义、合法行为。防卫人采取的行为是合理的,符合法律的要求。

特点二:被迫的损害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和合法利益

防卫人对不法侵害者的损害是被迫的,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利益不受非法侵害。

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同时,《民法通则》第128条规定,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立法规定的目的在于鼓励、支持和保护人民群众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

遗憾之一:合理与公正受到怀疑

缺乏明确肯定正当防卫制度的理由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合理与公正是立法的基本要求之一。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未明确肯定正当防卫制度所基于的理由,这与《刑法》的立法目的存在交叉关系,也与违法与犯罪的概念关系不符合逻辑。这一缺陷导致在法律适用时出现“合法不合理”的矛盾,使人民群众对法律的合理性与公正性产生怀疑。

遗憾之二: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未规定正当防卫制度的负效应

正当防卫行为是正义的行为,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挺身自卫,制止不法侵害,维护合法权益。同时,正当防卫也可以制止和预防犯罪。然而,由于《条例》未规定正当防卫制度,实践中,公民因为实行正当防卫而受到不理解和支持,甚至承担行政责任和赔偿责任。这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同违法行为进行斗争的积极性,也会纵容违法行为人。这一立法上的缺陷产生的负面效应是极其严重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殴打他人的治安管理处罚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关于殴打他人的行为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殴打的情节,对当事人进行行政拘留和罚款的处罚。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罚款,情节较重的如结伙殴打、伤害特定群体或多次伤害他人等,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旨在引导公众遵守法律,避免暴力行为。

  • 轻微伤赔偿金额是否过多?

    轻微伤的法律责任和赔偿金额问题。轻微伤不构成刑事案件,主要涉及行政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公安机关可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功可处以罚款或拘留。关于赔偿金额,因具体情况和伤情严重程度不同而异,拘留和罚款的具体情况和金额也进行了说明。

  • 十级伤残鉴定标准的主要情形是什么?

    本标准规定了人体损伤程度评定的原则、方法、内容和等级划分。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致人重伤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的“造成轻微伤害的”损伤程度评定。

  • 暂停行政拘留的情形

    行政拘留是一种严厉的行政处罚形式,只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才享有拘留裁决权,期限限制在1日以上15日以内。行政拘留不同于刑事拘留。行政扣留是行政机关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行政拘留与拘役不同。中国原《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就规定了行政拘留,《治安

  • 故意扎轮胎是破坏交通工具罪吗
  • 打架斗殴处罚条例内容是什么
  • 家庭暴力实施者要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虐待罪如何处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