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籍是党员的政治生命,也是党员政治信仰的体现。党组织在处理党员党籍问题时应慎重对待。申请入党的同志,一旦被批准为预备党员,就取得了党员资格和党籍。失去党籍的情况包括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劝退出党、除名、自行脱党、自动退党、不予登记、开除党籍。
党籍是指政治赋予党员资格的象征,也是党员从组织上被承认为党员的依据。党员患病期间,党籍应予保留,但其参与党的组织生活和其他政治活动暂时停止。党籍是党员的政治生命和政治信仰的体现。
根据党章规定,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应被开除党籍。对受刑事处罚的党员,党籍处理应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的规定执行。以下情形应一律开除党籍:危害国家安全被依法判处刑罚;经济方面犯罪被依法判处刑罚;其他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单处或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畏罪逃往国外、境外、外国驻华使(领馆);被劳动教养。
对于一些情形,在政治和工作方面表现良好、认真检讨并有悔改表现,并未对群众造成恶劣影响的党员,可以不开除党籍,但需给予留党察看处分。
停止党籍是一种党籍管理方式。党员出国(境)定居后,党籍将停止,除非本人提出要求退党。党员出国(境)定居后,应向所在党支部提出书面申请,经支部初审后,填写相关表格,报上级党委审批。停止党籍后,党组织可将其党员组织关系和档案材料转至县级党委组织部门保存。若干年后,原则上不得恢复党籍,除非特殊理由并经批准。
劝退党员是一种处理方式。党员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党的支部应进行教育,要求其改正;如教育无效,应劝其退党。劝退党员应经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如被劝告退党的党员坚持不退,应提交支部大会讨论,决定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开除党籍是一种纪律处分,受到开除党籍处分的党员五年内不得重新入党。除名是取消党员资格和党籍的组织措施,不属于纪律处分。根据党章规定,有以下情况的党员应予除名:要求退党的党员;被劝告退党的党员坚持不退;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所分配工作的党员。
公务员免职的相关事由。在《公务员法》第八十八条中规定,公务员会因为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不能胜任工作或拒绝调整工作等情形被免职。关于公务员辞职后能否再考,试用期辞职较为自由,正式期辞职需遵守《公务员法》。录取公示后辞职需谨慎,特定情况下不得提出取消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的招考资格条件,包括国籍、年龄、宪法拥护、品行、身体条件、学历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报考人员必须年满18周岁,不超过35周岁,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良好的品行和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此外,学历要求大专以上,并需符合职位要
公务员的报考条件及要求。报考者需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龄在18-35周岁之间,拥护宪法,品行良好,具备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以及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和文化程度。同时,还需满足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公务员在采取强制措施期间关于保险缴纳的相关问题。劳动者在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时,用人单位会停发工资并停止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公务员在不同情境下被采取强制措施,其工资待遇会有相应处理,如停发、按原基本工资的70%计发生活费等。同时,文章还涉及公务员受到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