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公证法 > 公证程序 > 遗产公证要取消吗

遗产公证要取消吗

时间:2024-10-28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1674

遗产公证是否被取消

根据司法部发布的通知,取消了房屋继承公证的强制要求。现在,在办理房产继承时,不再需要进行公证手续才能过户。

司法部关于废止《司法部、建设部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

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规定,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不动产登记工作。《司法部、建设部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司公通字[1991]117号)已不再适用,经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现决定予以废止,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不再执行。

司法部

2016年7月5日

司法部、建设部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

为了充分运用公证这一法律手段加强房地产登记管理工作,并进一步协调公证机关和房地产管理机关的相互配合,根据有关法律、政策和几年来的实践,特作如下规定:

继承房产的公证要求

继承房产时,需要携带公证机关出具的“继承权公证书”以及房产所有权证、契证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遗嘱公证的要求

设立遗嘱用于处分房产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公证。遗嘱人死亡后,遗嘱受益人需要携带公证机关出具的“遗嘱公证书”和“遗嘱继承权公证书”或“接受遗赠公证书”,以及房产所有权证、契证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如果处分房产的遗嘱未经公证,在遗嘱生效后,法定继承人或遗嘱受益人可以根据遗嘱内容协商签订遗产分割协议,并在公证机关证明后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如果对遗嘱内容有争议,经协商无法达成遗产分割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房地产管理机关会根据判决办理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受赠人接受赠与房产的要求

接受赠与房产的受赠人需要携带房产所有人的“赠与公证书”和本人的“接受赠与公证书”,或者持双方共同办理的“赠与合同公证书”,以及房产所有权证、契证,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办理遗嘱公证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办理遗嘱公证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遗嘱人应向遗嘱行为发生地或住所地的公证处申请办理遗嘱公证。
  2. 遗嘱是遗嘱人处分自己财产和死后事务的意思表示,只能由本人亲自办理,不得由他人代理。如果因特殊原因(如年老体衰、行动不便或住院等)无法到公证处办理的,公证员可以到其住所地办理公证。
  3. 遗嘱人必须具备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不得办理遗嘱公证。
  4. 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受胁迫或欺骗所立的遗嘱是无效的。
  5. 遗嘱人设立的遗嘱内容必须真实合法,例如所处分的财产是否为个人所有,是否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了必要的份额。
  6. 立遗嘱人可以在遗嘱中指定遗嘱执行人。但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继承人、受遗赠人以及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不能担任遗嘱执行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婚后财产公证在哪里部门办理手续

    婚后财产公证的办理部门及流程。婚后财产公证在当地的公证处办理,当事人需携带相关材料前往公证处。不同地区的公证处办理手续可能存在差异,可提前咨询。此外,也可以在律师事务所或一些金融机构、法律服务平台进行婚内财产公证。在信宜市,夫妻财产公证通常前往当地的

  • 婚后财产公证什么证件有效

    婚后财产公证所需的证件及其有效性,包括身份证、结婚证、财产权属证明等。还讨论了是否需要请律师进行公证以及公证后债务的处理方式。进行婚后财产公证时,应确保提供的证件真实有效,遵循法定程序以保障公证的法律效力。是否请律师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公证后,债务由一

  • 婚后还可以财产公证吗

    婚后财产公证的相关问题。婚后是可以进行财产公证的,旨在确认和保障夫妻双方的财产状况,避免纠纷。进行公证时,需夫妻双方共同到公证机构提出申请,提供相关证件和材料,费用因地区、事项复杂程度等因素而异。进行婚后财产公证时需准备双方身份证、结婚证、财产清单及

  • 婚内财产公证费用收费标准

    婚内财产公证费用的收费标准及其受哪些因素影响,并介绍了财产公证在婚前和婚后的区别。另外,文章还详细说明了婚后如何进行财产公证的流程,包括提交材料、审查、起草协议、签字盖章等步骤。

  • 婚内怎么财产公证
  • 深圳公租房一个人公证多少
  • 如何进行婚后财产公证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