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书的第一部分是关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要求的说明。这包括当事人的身份信息以及他们对鉴定结果的具体要求。
医疗事故鉴定书的第二部分是关于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医学会进行的调查材料的详细说明。这些材料包括病历、医疗记录、检验报告等相关证据。
医疗事故鉴定书的第三部分是对鉴定过程的详细说明。这包括鉴定人员的资质和程序,以及鉴定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技术。
医疗事故鉴定书的第四部分是对医疗行为是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评估。这包括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方面的考量。
医疗事故鉴定书的第五部分是对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评估。这包括对医疗行为是否直接导致了损害后果的分析和判断。
医疗事故鉴定书的第六部分是对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的评估。这包括对医疗人员的过失行为在损害后果中所占比例的判断。
医疗事故鉴定书的第七部分是对医疗事故等级的评定。这包括根据损害后果的严重程度对医疗事故进行等级划分。
医疗事故鉴定书的第八部分是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的提供。这包括对患者的治疗、康复和护理方面的专业建议。
如果经鉴定确认为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应当包括第四至第八部分的内容。如果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中应当说明理由。
医疗事故鉴定书的格式由中华医学会统一制定,以确保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当事人委托鉴定时需支付费用,如确认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支付,否则由当事人支付。鉴定费用根据参与鉴定的医学专家人数和鉴定级别而定。重新鉴定时不得再次收费。具体收费标准为市级鉴定费用2200元或低于此金额,省级鉴定费用则高于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首先进行医疗鉴定获得证据,划分责任;接着确认事故等级,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最后强调了申请时效的重要性,当事人应及时提出处理申请,否则法律不予保护。
医疗纠纷的解决程序。首先,医患双方应协商一致并申请鉴定,可向市医学会或医疗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医学会受理鉴定委托后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并交纳费用。随后,医学会从专家名录中选择专家组成鉴定组,并举行鉴定会听取双方陈述及提问环节。最终,专家讨论并出具鉴定报告。
医疗事故的构成条件,包括合法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供服务、存在违法或过失行为、导致严重不良后果以及违法行为与不良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同时,文章介绍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两种方式、启动程序、鉴定程序和注意事项,以及鉴定结论的效力和再次鉴定的相关规定。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