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可以不做吗
时间:2023-12-18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很多,可能来自医护一方,亦或是患者及患者家属一方。发生医疗纠纷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医疗诉讼,这就涉及到医疗事故鉴定这个概念。它是诉讼的关键证据,但是否必须要进行鉴定呢?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律意义和受理条件
一、医疗事故鉴定的定义
医疗事故鉴定是指由医学会组织的专家组,由临床医学专家和法医学专家组成,运用医学和法医学等科学知识和技术,对涉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
二、医疗事故鉴定的必要性
医疗事故鉴定并非强制性的。在医疗事故纠纷中,如果双方愿意协商解决,可以自愿委托医学会或其他组织进行鉴定。对于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医疗事故案件,具体是否委托医学会进行鉴定,取决于具体情况或当事人的申请。而人民法院在处理案件时,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决定是否委托医学会或其他组织进行鉴定。
三、医疗事故鉴定的作用
医疗事故鉴定有以下几个作用:1. 可作为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依据;2. 是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定依据;3. 是卫生行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4. 在诉讼中具有证据作用,但并非必然的定案依据。
四、医疗事故鉴定的受理条件
医学会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不予受理,并应当说明理由。以下情况之一存在时,医学会将不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申请:1. 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2. 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了该争议;3. 医疗事故争议已经经过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4. 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除非是司法机关委托的);5. 医生非法行医导致患者身体健康损害;6. 违反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书
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再次申请过程。申请人对先前鉴定的”诊治概要”、”分析意见”和”结论”表示不服,并详细列举了对鉴定结果的不同看法和依据。申请人认为鉴定结果不符合事实、不科学、不公正,特别是在医疗过程的常规遵守和告知义务履行方面存在问题。因此,申请
-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首先进行医疗鉴定获得证据,划分责任;接着确认事故等级,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最后强调了申请时效的重要性,当事人应及时提出处理申请,否则法律不予保护。
-
医疗纠纷解决程序
医疗纠纷的解决程序。首先,医患双方应协商一致并申请鉴定,可向市医学会或医疗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医学会受理鉴定委托后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并交纳费用。随后,医学会从专家名录中选择专家组成鉴定组,并举行鉴定会听取双方陈述及提问环节。最终,专家讨论并出具鉴定报告。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服的处理程序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服的处理程序。患者若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满,可提交再次鉴定申请至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需满足一定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同时,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所做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时,也可申请重新鉴定,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存在相关情形。
-
医疗事故诉讼的基本事项
-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
医疗过失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