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 医疗事故鉴定结果的效力认定

医疗事故鉴定结果的效力认定

时间:2023-12-15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3807
在实际中,我们都知道医疗事故是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对于如何认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律属性,以及如何把握其结论与司法鉴定结论在定罪中的地位和作用,尚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那么医疗事故鉴定结果的效力认定?手心律师网小编总结了关于这个问题的相关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与司法鉴定的区别

启动程序的不同

根据我国目前的鉴定体制,医疗纠纷的鉴定有两种方式:医学会鉴定专家组进行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司法鉴定部门进行的医疗过错和因果关系鉴定,即司法鉴定。这两种鉴定在启动程序、鉴定人员的组成、鉴定方法、鉴定内容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之处,这就导致了两种鉴定结论在司法诉讼中的采信率不同。首先,两者的启动程序不同。司法鉴定一般是由司法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办案需要委托国家认可的合法司法鉴定机构启动,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则可以通过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或法院委托三种方式启动。如果只有一方当事人提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学会是不会受理的。然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理医疗事故民事纠纷的通知》,当法院决定交由医学会鉴定时,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就成为司法鉴定。

鉴定主体的不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鉴定人是医学会,属于非自然人,是通过省、市两级医学会分别组建辖区范围内的医学专家库,由双方当事人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鉴定专家组成鉴定组,鉴定人员必须是医学专家。而司法鉴定的鉴定人是法医,从形式上看司法鉴定属于一种司法行为,但实质上具有自然人性质,因为法医是自然人。

鉴定方法的不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根据医学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医疗的实践经验,依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律规范,对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的行为与患者损害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医务人员的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进行综合思维判断的一种综合思维判断活动。而司法鉴定则是根据法医学,利用医学的理论技术和法律知识,从司法性的技术层面解决伤残等级、致伤致死等原因的活动。

鉴定程序的不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司法鉴定是由承担鉴定任务的法医个人凭借其专业技术优势对与案件有关的事实进行鉴定,鉴定结论的作出无需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具有一种独断性。

鉴定内容的不同

司法鉴定着重解决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问题,但无权鉴定医疗行为的违法性和过错性。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实质上是医疗行为过错鉴定、医疗行为违法鉴定,其结论包含了司法鉴定中的特定内容。综上所述,虽然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司法鉴定都可以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定,但从本质上看它们存在着不同,司法鉴定不能取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因为司法鉴定无法涵盖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范畴。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证明力分析

证据证明力是指多个证据对同一证明对象证明的可靠性、可信度和充分性的强弱程度。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与司法鉴定在本质上存在差异,其结论在医疗事故罪认定中的证明力也不相同。在司法实践中,似乎司法鉴定的结论比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更具说服力,司法鉴定在医疗事故罪认定中具有更强的证明力。这主要源于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公证性的质疑。长期以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由当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进行的,这被形象地比喻为"老子给儿子鉴定"。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鉴定权赋予了医学的学术性组织——医学会,使得鉴定机构与当事人分离,提高了医疗事故鉴定的公正性。然而,仍然有人对其存在行业保护和"兄弟姐妹间相互鉴定"的质疑,甚至认为医学会鉴定结论缺乏证明力,不值得采信,只有司法鉴定才是中立的。对于上述观点,筆者并不完全同意。因为绝对的公正是不存在的,除了在制度上加以规范外,主要还依靠专家的医德、道德和良心来进行控制。从现实角度来看,这种控制是可能实现的。同时,法医学的越俎代庖并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司法公正,法医学不能替代临床医学。法医工作者利用法医学的知识技能和设备对致伤致死原因进行病理学和药理学的分析,有助于判断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甚至是某些医疗事故正确鉴定的基础和前提,但法医学鉴定并不能完成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全部内容。同时,由于个人对医学知识的掌握和经验的判断,法医往往也会产生偏差,因此法医的评判准确性并非绝对的。如果高度专业的鉴定排除了相关专家的参与,那么其科学性又如何保证呢?不科学的鉴定结论自然也无法保证公正性。在司法实践中,绕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直接进行司法鉴定,或以司法鉴定否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医疗事故罪的认定中,医疗事故的鉴定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它是明确医患双方责任、解决诉讼争议的关键环节,其结论决定着医疗事故的性质,也决定着是否立案侦查、起诉和审判等一系列刑事诉讼活动。如果您的情况较为复杂,本网站还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书

    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再次申请过程。申请人对先前鉴定的”诊治概要”、”分析意见”和”结论”表示不服,并详细列举了对鉴定结果的不同看法和依据。申请人认为鉴定结果不符合事实、不科学、不公正,特别是在医疗过程的常规遵守和告知义务履行方面存在问题。因此,申请

  •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首先进行医疗鉴定获得证据,划分责任;接着确认事故等级,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最后强调了申请时效的重要性,当事人应及时提出处理申请,否则法律不予保护。

  • 医疗纠纷解决程序

    医疗纠纷的解决程序。首先,医患双方应协商一致并申请鉴定,可向市医学会或医疗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医学会受理鉴定委托后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并交纳费用。随后,医学会从专家名录中选择专家组成鉴定组,并举行鉴定会听取双方陈述及提问环节。最终,专家讨论并出具鉴定报告。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服的处理程序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服的处理程序。患者若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满,可提交再次鉴定申请至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需满足一定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同时,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所做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时,也可申请重新鉴定,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存在相关情形。

  • 医疗事故诉讼的基本事项
  •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 医疗过失鉴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