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方当事人的陈述
双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陈述意见和理由。通常情况下,患方先陈述,然后是医疗机构。双方的陈述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在对方陈述过程中,另一方不得发言或反驳对方叙述。双方陈述都是单方的叙述,不涉及类似法庭辩论的情况。因此,在鉴定会上,即使对方叙述与事实存在较大出入,甚至做出虚假陈述,也不应有过激行为。等待专家组组长许可后,再行发言。(二)、专家提问和现场医学检查
专家鉴定组成员根据需要可以提问,当事人应如实回答。必要时,可以对患者进行现场医学检查。通常情况下,在双方当事人各自陈述完毕并补充说明后,专家组成员会根据各自专业情况提出问题。问及医疗机构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诊断、治疗、处置方式、用药选择和适应症、禁忌症等方面。问及患者及其家属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既往病史、现病史、发病前情况、医疗机构救治经过等方面。通常情况下,除非医疗纠纷事实明显,或者患者已完全康复或死亡等情况,医疗鉴定的专家会进行现场体检。如果现场检查无法得出结论,会建议患者在近期内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仪器辅助检查,并出具报告书。这些辅助检查也是现场检查的一部分,将作为鉴定报告书的依据之一。(三)、双方当事人退场
在双方当事人完成上述程序后,会告知双方当事人退场。医学会将在约定的时间内出具鉴定报告,并告知领取时间。在退场时,建议患者及其家属不要再向鉴定专家叙述情况,同时不要与医疗机构发生口角和冲突。既然大家选择通过法制途径解决问题,就应避免通过非理性方式激化矛盾。(四)、专家鉴定组讨论
专家鉴定组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陈述和答辩等进行讨论。这是各个鉴定专家进行“闭门磋商”的过程,双方当事人不应介入。医疗事故的定义、构成要件以及处理程序。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法规,因过失导致患者损害的事故,需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其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违规行为、过失行为、人身损害和因果关系。处理程序中,病员及其家属有权提出鉴定申请,对鉴定结论不服可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当事人委托鉴定时需支付费用,如确认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支付,否则由当事人支付。鉴定费用根据参与鉴定的医学专家人数和鉴定级别而定。重新鉴定时不得再次收费。具体收费标准为市级鉴定费用2200元或低于此金额,省级鉴定费用则高于
医疗纠纷的解决程序。首先,医患双方应协商一致并申请鉴定,可向市医学会或医疗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医学会受理鉴定委托后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并交纳费用。随后,医学会从专家名录中选择专家组成鉴定组,并举行鉴定会听取双方陈述及提问环节。最终,专家讨论并出具鉴定报告。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服的处理程序。患者若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满,可提交再次鉴定申请至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需满足一定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同时,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所做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时,也可申请重新鉴定,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存在相关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