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专家鉴定组组长主持,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 双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陈述意见和理由。陈述顺序先患方,后医疗机构。
2. 专家鉴定组成员根据需要可以提问,当事人应当如实回答。必要时,可以对患者进行现场医学检查。
3. 双方当事人退场。
4. 专家鉴定组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陈述及答辩等进行讨论。
5. 经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专家鉴定组成员在鉴定结论上签名。专家鉴定组成员对鉴定结论的不同意见,应当予以注明。
医学会受理医疗事故鉴定需符合以下条件:
1. 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医学会不予受理,并应说明理由。
2. 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学会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a) 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
b) 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
c) 医疗事故争议已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
d) 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司法机关委托的除外)。
e) 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
f) 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文章介绍了诉讼时效的定义和规定,并详细阐述了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文章指出,医疗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权利人可从医疗侵权纠纷和合同违约纠纷两个角度选择诉讼案由。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和医疗鉴定流程,提醒患者及其
浙江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条件和收费标准。医学会对医疗事故鉴定的受理条件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不予受理的情形。浙江省制定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收费标准,明确了鉴定费用的预收和支付方式。同时,文章介绍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过程,包括专家鉴定组的职责和当事人的陈
主观性病历资料的定义及范围。医务人员通过医疗过程观察、分析讨论患者的病理,产生的诊疗意见等记录资料都属于主观性病历资料。这些资料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至关重要,封存时需医患双方共同在场并确保真实性。医疗机构有责任保管封存的复印件并在争议中承担举证责任。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级别和法定机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三个级别,分别由市级地方医学会、省级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负责。每一级鉴定机构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鉴定程序,出具的鉴定书也有所不同。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满时,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机构申请再次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