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形成需要超过半数专家的意见。在鉴定过程中,专家鉴定组应充分听取每位专家的意见,并让每位成员充分发表自己对于医疗事故的性质、等级、责任程度以及判定依据等方面的意见。每位成员的意见应当被详细记录下来。最终的鉴定结论应以超过半数专家的意见为准。
在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专家鉴定组应选举一名成员负责记录工作。记录的内容应包括鉴定的时间、地点、专家组成员名单、医患双方当事人的陈述、专家的询问以及双方当事人的回答,还有每位专家的意见、讨论情况、鉴定结论以及结论的依据等。记录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地记录鉴定的全过程。完成记录后,每位专家组成员应在记录上签名。
专家鉴定组应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以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来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以下几种:
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和要求。医疗机构需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或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的申请。专家鉴定组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做出鉴定结论,并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医学会将依据法定的受理条件决定是否受理医疗鉴定申请。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当事人委托鉴定时需支付费用,如确认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支付,否则由当事人支付。鉴定费用根据参与鉴定的医学专家人数和鉴定级别而定。重新鉴定时不得再次收费。具体收费标准为市级鉴定费用2200元或低于此金额,省级鉴定费用则高于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首先进行医疗鉴定获得证据,划分责任;接着确认事故等级,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最后强调了申请时效的重要性,当事人应及时提出处理申请,否则法律不予保护。
医疗纠纷的解决程序。首先,医患双方应协商一致并申请鉴定,可向市医学会或医疗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医学会受理鉴定委托后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并交纳费用。随后,医学会从专家名录中选择专家组成鉴定组,并举行鉴定会听取双方陈述及提问环节。最终,专家讨论并出具鉴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