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学会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的通知,当事人应在收到通知后的10日内提交相关材料。被申请人还应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书面陈述和答辩。在计算通知之日时,以当事人签收通知书之日为准。
对于没有在医疗机构建立病历档案的门诊和急诊患者,其病历资料由患者提供。而对于已故患者的病历资料,由其法定代理人提供。但对于急危患者的抢救病历资料除外。
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书面陈述及答辩是指被申请人在收到医学会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通知和申请人的申请书副本后,在法定期限内对申请书中提出的事实、理由和鉴定请求进行陈述和辩驳的书状。
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书面陈述及答辩分为三种情况:
首先,如果被申请人认为无需对鉴定申请书的内容进行答辩,可以提交书面陈述。
其次,被申请人的书面陈述可以包括在答辩书中,无需另外提交。
最后,如果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无论其是否承担连带责任,医疗机构作为当事人或第三者,应根据医学会的要求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同意,在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的同时,提交书面陈述和答辩。
在鉴定申请人提交鉴定申请书后,如果发现新的事实证据或认为需要补充新的理由,或者根据医学会的要求需要补充说明某一问题时,可以提交补充的书面陈述。
此外,被申请人在提交答辩书后,还可以提交补充的书面陈述和答辩。
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再次申请过程。申请人对先前鉴定的”诊治概要”、”分析意见”和”结论”表示不服,并详细列举了对鉴定结果的不同看法和依据。申请人认为鉴定结果不符合事实、不科学、不公正,特别是在医疗过程的常规遵守和告知义务履行方面存在问题。因此,申请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分类及具体操作。包括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法院要求鉴定等三种情况。医学会在接到鉴定申请后会组织专家进行鉴定,整个鉴定周期需要约60天。鉴定结论具有法律证明效力,可作为处理医疗事故争议和法院审判的依据。患者如对首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首先进行医疗鉴定获得证据,划分责任;接着确认事故等级,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最后强调了申请时效的重要性,当事人应及时提出处理申请,否则法律不予保护。
医疗纠纷的解决程序。首先,医患双方应协商一致并申请鉴定,可向市医学会或医疗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医学会受理鉴定委托后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并交纳费用。随后,医学会从专家名录中选择专家组成鉴定组,并举行鉴定会听取双方陈述及提问环节。最终,专家讨论并出具鉴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