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包括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要求。具体内容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身份证号码,以及治疗经过的简要描述、陈述的主要意见和理由,申请鉴定的时间等。医疗机构应当提供医疗机构名称、地址、《医疗机构许可证》代码,医务人员应当提供专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合法执业资格证书代码。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包括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的调查材料。双方当事人都有举证的义务,因此,这一部分应当包括医患双方提供的病案(可以是复印件或复制件)和其他相关材料。医学会在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前应当进行调查,相关调查材料也应当包括在内。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对鉴定过程进行详细说明。主要内容包括鉴定专家的资格是否合法,鉴定专家是否由医患双方当事人在医学会主持下随机抽取,鉴定专家的人数和专业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实行回避原则,双方当事人是否到场陈述等。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明确医疗行为是否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具体应当指明医疗过程中哪个具体的医疗行为违反了哪一部法律、法规、规章、常规、规范,要具体指明违反了哪一条哪一款。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说明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必然联系,即损害后果是否由医疗过失行为直接引起。在医疗纠纷案件中,因果关系往往复杂,一个损害结果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而一个原因也可能导致多种损害结果。因此,这一部分应当明确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医疗行为是否存在医疗过失,并根据医学科学原理分析医疗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科学、客观地判定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具体应当考虑患者在接受医疗事故争议治疗之前原有疾病的状况,以及医疗过失行为和患者原有疾病在造成本次损害后果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占比重。如果已经确定为医疗事故,还应当根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明确医疗事故的等级。如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只作出属于医疗事故的结论而不明确事故等级,则属于无效鉴定。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根据医疗过失行为给患者造成的损害后果,提出适宜的、合理的诊疗护理建议,以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后果。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当事人委托鉴定时需支付费用,如确认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支付,否则由当事人支付。鉴定费用根据参与鉴定的医学专家人数和鉴定级别而定。重新鉴定时不得再次收费。具体收费标准为市级鉴定费用2200元或低于此金额,省级鉴定费用则高于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首先进行医疗鉴定获得证据,划分责任;接着确认事故等级,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最后强调了申请时效的重要性,当事人应及时提出处理申请,否则法律不予保护。
医疗纠纷的解决程序。首先,医患双方应协商一致并申请鉴定,可向市医学会或医疗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医学会受理鉴定委托后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并交纳费用。随后,医学会从专家名录中选择专家组成鉴定组,并举行鉴定会听取双方陈述及提问环节。最终,专家讨论并出具鉴定报告。
医疗事故的构成条件,包括合法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供服务、存在违法或过失行为、导致严重不良后果以及违法行为与不良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同时,文章介绍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两种方式、启动程序、鉴定程序和注意事项,以及鉴定结论的效力和再次鉴定的相关规定。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