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 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定程序是什么

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定程序是什么

时间:2024-01-15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4039
发生医疗事故纠纷后,应当先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确定具体的责任,才能有理有据的进行索赔以及赔偿,从而避免一些没有必要的争议、纠纷等。那么,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定程序是怎样的呢?下面有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相关知识。

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定程序

委托

医疗事故鉴定的委托可以采取两种形式:医患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或卫生行政部门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的委托。

受理

医疗事故鉴定机构在接到委托书后,会进行审核并出具受理通知书,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供鉴定所需的材料。

组成鉴定组

根据医疗事故争议所涉及的学科,医疗事故鉴定机构会确定专家鉴定组的构成和人数。

组织鉴定

在召开鉴定会前的一周内,医疗事故鉴定机构会通知医、患、鉴定专家三方。双方当事人每一方出席鉴定的人数不得超过3人。专家组进行讨论,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并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再次鉴定

任何一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书之日起,向原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医疗事故的定义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的主要医务工作人员在检查护理治疗诊疗活动程序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未尽到应有的治疗水平和措施、措施不当、治疗态度消极、延误时机、告知错误、误诊漏诊、弄虚作假和错误干预等。这些行为导致病员智力、身体发生了不应有的损害或延误了治疗时机,进而造成了病情加重或死亡,给病员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损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的定义和要件

    医疗事故的定义、构成要件以及处理程序。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法规,因过失导致患者损害的事故,需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其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违规行为、过失行为、人身损害和因果关系。处理程序中,病员及其家属有权提出鉴定申请,对鉴定结论不服可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当事人委托鉴定时需支付费用,如确认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支付,否则由当事人支付。鉴定费用根据参与鉴定的医学专家人数和鉴定级别而定。重新鉴定时不得再次收费。具体收费标准为市级鉴定费用2200元或低于此金额,省级鉴定费用则高于

  • 医疗纠纷解决程序

    医疗纠纷的解决程序。首先,医患双方应协商一致并申请鉴定,可向市医学会或医疗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医学会受理鉴定委托后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并交纳费用。随后,医学会从专家名录中选择专家组成鉴定组,并举行鉴定会听取双方陈述及提问环节。最终,专家讨论并出具鉴定报告。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服的处理程序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服的处理程序。患者若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满,可提交再次鉴定申请至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需满足一定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同时,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所做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时,也可申请重新鉴定,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存在相关情形。

  • 医疗事故诉讼的基本事项
  •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 医疗过失鉴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