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申请法医鉴定,应向相关公安、司法机关提交鉴定申请。经审查符合鉴定条件的,可指派或聘请专业法医师或医师进行鉴定。进行鉴定时,受伤当事人应到场,并提供相关伤情资料,如影像学报告、X光片、CT片、致伤物、照片、证人证言等。
1. 配合鉴定人员:当事人应积极配合鉴定人员,提供相关伤情资料、物证和检材,并如实接受鉴定人员的询问、调查和检验。
2. 不得提供伪证:在鉴定过程中,不得弄虚作假或提供伪证。提供伪证将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3. 不得更改鉴定书内容:当事人不得私自更改法医鉴定书的内容,否则该鉴定书无效。
4. 不服鉴定结论的处理:如对法医鉴定的结论不服,可以申请由双方共同认可或公安、司法机关依法指定的鉴定部门重新进行鉴定。
5. 妥善保管相关材料:鉴定结束后,当事人应妥善保管返还的相关材料、物证和检材,以备后用。
在现实中,是否存在“人情鉴定”的现象?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何防止鉴定机构出具虚假鉴定呢?
警方和相关检验鉴定评估机构的负责人表示,国家已对出具虚假检验鉴定的单位或个人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为了维护自身品牌和声誉,检验鉴定评估机构必将在服务、鉴定报告的公正、公平和合法性方面下功夫。
根据全国人大今年2月份通过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鉴定人或鉴定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或因严重不负责任给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失的,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将给予停止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将撤销登记。若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保护受害人利益的诉讼时效起算标准。文章提出在确定诉讼时效起算时间时,应当以保护受害人的利益为出发点,更多地采用“知道”的标准而不适用“应当知道”的标准。考虑到专业因素,如某些药品的毒副作用损害难以被普通人了解,起算时间应考虑此特殊性。对于人身损害赔偿
不同领域人体损伤鉴定的标准及其适用范围。包括轻微伤、轻伤、重伤、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等。文章详细说明了各类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涉及法律、工伤、职业病等多个领域。同时,文章还涉及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和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等。
医疗机构监督管理的法律规定,内容包括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学术性和行业性社会团体的作用,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办公室的设立及其职责,医疗机构监督员的职责和权力,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执业活动的检查指导等方面。同时,也介绍了医疗机构评审制度和中医(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中关于诊断失误的过错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问诊、检查、鉴别诊断等方面的过错情形,包括实施检查、未实施检查、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以及鉴别诊断等方面的具体错误。同时,文章也讨论了治疗失误的过错,包括治疗方法选择、治疗时机选择以及用药的过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