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第335条的规定,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医务人员。然而,对于医务人员的具体定义存在争议,即医务人员是指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还是指医疗机构中所有的工作人员。
一般来说,医务人员可以分为卫生技术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根据业务性质可以分为:
上述分类不仅包括在公立医疗机构及企业、社会办医疗机构内工作的医务人员,也包括拥有合法执照开业的个体医务人员。
医疗机构中的其他工作人员主要指以下三部分人员:
作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医务人员应仅指直接从事诊疗护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对于身兼两职,既是行政人员又是业务人员的人,在行使医务人员职责时,应视为医务人员,能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
除此之外的非卫生技术人员不能构成医疗事故罪的主体,但在涉及刑事责任的追究时,对非医务人员可根据具体身份分别定罪。例如,后勤各工种擅自脱岗造成突然的停电停水等事故严重影响手术,以至延误病人治疗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这些人员的非诊疗护理行为造成的责任事故与其他类型的责任事故没有根本性的区别,应定为重大责任事故罪。
因此,医疗事故罪的主体应仅指直接从事诊疗护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
医疗差错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医务人员虽有违反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的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但未给就诊人造成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不良后果的行为。医疗差错可以分为医疗责任差错和医疗技术差错。医疗责任差错与医疗事故罪容易混淆,二者都表现为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不负责任,违反规章制度或诊疗护理常规的行为。区别在于所造成的后果不同。医疗责任差错未造成就诊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不良后果;而医疗事故罪造成了就诊人死亡或身体健康严重损害的后果。对于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而造成的医疗差错,不能以医疗事故罪论处。
医疗意外是指由于病情或病人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它与医疗事故罪都可能导致就诊人死亡或身体健康严重损害的后果,二者区别的关键在于主观上有无过失。如果就诊人死亡或身体健康严重损害是因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违反规章制度或诊疗常规造成的,则构成医疗事故罪。如果就诊人死亡或身体健康严重损害是因医务人员难以预料或难以防范的因素引起的,则属于医疗意外,不能以犯罪论处。医疗意外与医疗事故罪中的疏忽大意过失相似,二者不仅发生了严重后果,而且对严重后果的发生没有预见。二者的区别在于,疏忽大意过失对严重后果的发生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而医疗意外对严重后果的发生是难以预见而没有预见。
推拿店是否构成非法行医的问题。文章指出,只要未取得行医资格从事诊疗活动就属于非法行医,包括违反相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文章还提到了非法行医罪和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因此,开推拿店的人如果没有取得相应的医疗执业资格,从事医疗行为就可能构成非
证明构成医疗事故罪的证据种类。包括门诊及住院病历、化验单及各类检查结果、处方及药品包装袋、手术中切除的组织、输血输液剩余液以及死者尸体等。这些证据对于认定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工伤鉴定等级赔偿的相关内容。工伤赔偿根据确定的工伤鉴定等级进行分等级分类计算,包括一至四级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五至六级发放伤残津贴并缴纳社会保险费、七至十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医疗事故罪的认定和劳动合同能否赔偿医疗费的问题
②无正当理由拒绝对危急就诊人实行必要的医疗救治的;其中,医疗责任差错与医疗事故罪容易混淆,二者都表现为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不负责任,违反规章制度或诊疗护理常规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