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罪的客体是医疗单位的工作秩序以及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犯罪对象是正在遭受病魔侵害、生命健康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病人。因此,如果救治措施无法控制病情的发展,就会导致病人的健康受到更大的损害,甚至导致伤残、功能障碍和死亡。
医疗事故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后果。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严重不负责任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违反与保障就诊人生命、健康安全有关的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常规。规章制度包括各个环节的规程、规则、守则、制度、职责要求等,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包括错用药物、错治病人、错报输血、错报病情、擅离职守、交接班草率、当班失职等。诊疗护理常规是指长期以来在诊疗护理实践中被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操作习惯与惯例。
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是指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造成就诊人严重残疾、严重功能障碍的是二级医疗事故,造成就诊人残废或功能障碍的是三级医疗事故。
医疗伤亡结果的形成与一般加害事件不同,后者是加害行为本身直接引起人体机体损伤,而医疗伤亡结果多是由于医疗措施未能有效阻止病情发展而导致病情恶化,或者是医疗措施对人体产生直接侵害,或者由于医疗措施加重了病情,促使病人伤亡。因此,医疗伤亡结果的出现既与原患疾病有关,又与医疗行为有关。根据医疗行为对病情的实际作用,可以将医疗伤亡形成机制分为四种情形。
在这四种情形中,违章医疗行为与病人伤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只有医疗行为严重违反医疗规章制度,才能构成医疗事故罪。
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指的是具备一定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取得行医资格,直接从事医疗护理工作的人员,包括医院医务人员和经批准的个体行医者。由于医务工作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和危险性,国家对行医者的任职资格考核非常重视。非法行医者,即无医疗技能且未取得行医许可证的人员,不属于医疗事故罪的主体。
医疗事故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病人伤亡存在重大业务过失。医务人员在行医过程中必须对自己的医疗业务行为负责,对病人的生命健康安全负责。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实际上指的是其业务技术水平。医疗事故罪要求行为人的过失程度严重,而不是一般过失。这是因为临床医疗活动具有特殊的危险性,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不幸的后果。因此,只有行为人的过失程度严重违反医疗规章制度,才能构成医疗事故罪。
推拿店是否构成非法行医的问题。文章指出,只要未取得行医资格从事诊疗活动就属于非法行医,包括违反相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文章还提到了非法行医罪和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因此,开推拿店的人如果没有取得相应的医疗执业资格,从事医疗行为就可能构成非
医疗事故罪的构成要件及医疗责任事故罪的定义。医疗事故罪侵犯的客体包括医疗单位的工作秩序及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犯罪对象是病人。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行为人必须是医务人员,且其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造成就诊人死亡或健康严重损害。根据法律规定,不同情况将追究直接
证明构成医疗事故罪的证据种类。包括门诊及住院病历、化验单及各类检查结果、处方及药品包装袋、手术中切除的组织、输血输液剩余液以及死者尸体等。这些证据对于认定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事故罪与赔偿金额的关系,详细介绍了医疗事故中的各项费用计算方式和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交通费等计算方式,以及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