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责任 >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 > 对医疗事故罪认定两个问题的探讨

对医疗事故罪认定两个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4-04-23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4505

医疗事故罪的主体界定

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在医务工作中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医疗事故罪侵犯的主要客体是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次要客体是公共卫生。作为直接侵犯就诊人的生命和健康权利的犯罪,其犯罪构成相对复杂,在司法适用中往往难以认定。

一、医疗事故罪主体的界定

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是指经过考核和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承认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我国医务人员按其业务性质分为四类:

1. 医疗防疫人员:从事中医、西医、卫生防疫、寄生虫、地方病防治、工业卫生、妇幼保健等医疗防疫工作的人员。

2. 药剂人员:从事中药、西药配剂、发放等工作的各级工作人员。

3. 护理人员。

4. 其他技术人员:从事检验、理疗、病理、口腔技工、同位素、放射、营养、生物制品生产等各项医疗技术工作的人员。

上述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可以作为构成医疗事故罪的主体。不仅公立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以及急救站等医疗机构的上述各类技术人员可构成本罪的主体,同样,只要拥有合法行医资格或执照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也可构成本罪的主体。

然而,目前司法实践难以认定的主要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其他工作人员,如党政干部、后勤服务人员,这些人能否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卫生部曾在1988年下发《关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若干问题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因诊疗护理工作是群体性的活动,构成医疗事故的行为人,还应包括从事医疗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基于该说明,即便是2002年9月1日施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后,实践中对于医疗单位中因非医务人员的过失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基本上都是作为医疗事故处理。

因此,在法学界有人持“共同目标论”,即由于就各个医疗机构内部而言,所有工作人员是一个统一体,具有共同治病救人的目标,并相互配合支持不可或缺,故对医务人员作广义解释将医疗机构中的其他工作人员,如党政干部、后勤服务人员也包括其中。从民事责任的承担上分析,在医患双方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医疗单位作为一方当事人,对所属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其赔偿的标准应当依据过失行为对受害人所造成的实际损害程度而定,至于损害后果是由医疗单位中的什么人具体造成的,或者说他究竟是否具备医务人员身份对于医疗单位的赔偿责任并没有任何实质影响。这种医疗意义上界定,完全符合民法法理要求。但是,在涉及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将上述医疗机构中的其他工作人员解释为医务人员,则有违医疗事故罪的立法主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开推拿店是否构成非法行医

    推拿店是否构成非法行医的问题。文章指出,只要未取得行医资格从事诊疗活动就属于非法行医,包括违反相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文章还提到了非法行医罪和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因此,开推拿店的人如果没有取得相应的医疗执业资格,从事医疗行为就可能构成非

  • 医疗事故罪的刑事构成与量刑标准

    医疗事故罪的刑事构成与量刑标准,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客体是医疗工作秩序和公民生命健康权利,客观表现为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中的严重不负责任行为导致病人身体严重损害或死亡。主体是实施违章医疗行为的医务人员,主观表现为过失。医务人员因

  • 剖腹产后血肿算不算医疗事故

    不一定,但可以先申请医疗事故鉴定。一级医疗事故即造成病员死亡的;据此,有人将这三级医疗事故认定为医疗事故罪的危害结果。这种分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刑法和《办法》对此规定的较为抽象。

  • 是否构成医疗事故?

    李某,男,32岁,在某县乡镇卫生所工作,具有医师资格。本案中唐某的死与李某的诊治用药虽然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以及上述医学的规定,李某的诊治行为并无严重的过失与不负责任,不符合构成医疗事故罪的认定标准,因此唐某的死亡仅为一般的医疗事故

  • 如何区别医疗事故罪与医疗差错
  • 医疗事故罪的主体范围是如何的
  • 认定医疗事故责任罪要注意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