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违反《处理条例》规定,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如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为医疗事故,当事人可以请求进行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自愿原则,并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应制作调解书并履行。如果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吴某因胎儿状况异常要求剖宫产,但医院延误手术导致新生儿死亡。法院认定医院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并判决赔偿原告合计106892.88元。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程序。医疗机构需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或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包括报告内容、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等。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会组织调查,参与人员包括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和相关医学专家。对于事实清楚、因果关系明确的重大医疗过失行
行政处理程序的几个步骤,包括医疗事故报告审核和逐级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调查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医疗机构需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并处理。当事人可以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
行政处罚中的重从轻处罚情形,根据法律规定列举了从轻处罚的四种情形。同时,针对目前普遍采用的“中间线分割法”执行从轻处罚提出了质疑,认为该方法不合理。正确的从轻处罚方法应该是综合考虑案情,在拟处罚的幅度基础上根据从轻情节作出较低的行政处罚决定,更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