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或者共同委托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组织鉴定。
当事人一方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解决医疗事故争议的方式。
当事人一方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处理,以解决医疗事故争议。
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时,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申请书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时效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
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如果出现以下情形之一,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接到医疗机构的报告或者当事人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7日内移送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处理:1、患者死亡;2、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
卫生行政部门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情之日起10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符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申请将被受理。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申请,在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有关材料交由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组织鉴定,并通知申请人按规定向市医学会鉴定办公室交纳鉴定费。
卫生行政部门收到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出具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后,经审核符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将及时送达双方当事人。
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原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交由省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吴某因胎儿状况异常要求剖宫产,但医院延误手术导致新生儿死亡。法院认定医院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并判决赔偿原告合计106892.88元。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两种启动方式: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和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适用于医疗机构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患双方一方当事人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情况。而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则是双方同意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基础上
医疗纠纷赔偿不满意的处理方式,包括和解、调解和诉讼三个途径。和解需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协商,注意遵循法律法规;调解可请求卫生行政部门介入,调解结果需双方自愿接受;诉讼前可鉴定医疗事故或医疗过错,举证责任和案由选择有规定,已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仍可提起诉讼。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程序。医疗机构需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或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包括报告内容、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等。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会组织调查,参与人员包括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和相关医学专家。对于事实清楚、因果关系明确的重大医疗过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