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拒签手术单致孕妻身亡,医院有责任吗
时间:2024-12-21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医疗机构的单据和签字:法律解析
事件回顾
2007年,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让人们深思不已。一名男子在妻子怀孕9个多月时,因需要紧急抢救而进入医院。然而,这名男子连续三次拒绝在手术单上签字,最终目睹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在自己面前离世。他的拒绝签字的理由竟然是对医院治疗方式的不信任。事后,这名男子将责任推给了医院,声称即使没有签字,医院也应该救人。那么,如果在没有亲属签字的情况下,医院不进行手术,是否有法律依据?医院是否应该对此负责呢?
律师解答
根据《执业医师法》第二十六条、《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六十二条和第八十八条等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签字是必须的程序。这个程序的目的是为了让患方实现知情权。所谓知情,是建立在知道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医疗机构将要对患者进行何种检查或治疗,作为医疗行为,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患者必须知道并理解这些风险,这是立法的初衷和目的。在知道和理解的基础上,患者才能做出接受治疗的决定。因此,患方没有决定某项治疗的权利,也没有相应的能力。这一规定主要针对手术,也可以视为一种合同关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的规定:- 第五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如果需要进行手术、特殊检查或特殊治疗,医务人员应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如果不适宜向患者说明,应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第五十六条规定,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无法获得患者或其近亲属意见的情况下,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根据以上法规,医院无权强制进行手术。根据我国相关法规,如果没有患者或家属的签字,医生就无权进行手术。一旦医生强行进行手术,将给医院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医院必须遵守相关法规,并确保在进行手术前获得患者或其近亲属的书面同意。这样才能保证医疗行为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结论
医疗机构的单据和签字是确保患者知情权的重要程序。根据相关法规,医院必须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并获得其书面同意。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无法获得患者或其近亲属的同意,医院可以经过相关授权批准后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然而,医院无权强制进行手术,必须遵守法规并确保手术前获得患者或其近亲属的书面同意。这样才能保证医疗行为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医院应该对患者的知情权负有责任,并在手术前充分沟通和取得患者或其近亲属的同意,以确保医疗行为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整容失败医院的赔偿责任
整容失败时医院的赔偿责任。当整容手术因医院原因失败导致患者受伤时,医院应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以及精神损失费等。赔偿计算方法依据相关法规和个人实际情况而定。律师提醒消费者注意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如签订整容协议等,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维权。选择
-
女子整容死亡责任的法律规定
女子整容死亡责任的法律规定,涉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尸检程序、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措施等。法律规定需确定死因后确定责任归属,如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承担责任。整容失败者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就诊、收集证据并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书
患者×××因胆结石在×××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取石手术后出现医疗纠纷,申请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患者认为医院在手术过程中存在过失行为,如未及时调整手术方案,盲目手术等,导致胆肝管损伤等严重后果。患者已转至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抢救并保住了性命,现处于康
-
医疗过错行为的法律责任
医疗过错行为的法律责任,包括医疗过错行为在诊疗阶段和病历记载中的常见违规行为以及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常见违规行为。并讨论了如何确定医疗过错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医疗过失行为的参与度是确定损害赔偿责
-
医疗事故导致甘女士成为植物人,丈夫要求赔偿
-
医疗过错参与度的评定方法及等级
-
韩女士诉医院案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