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中如何进行现场实物的封存
时间:2023-10-31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医疗事故中如何进行现场实物的封存的问题。那么很多人会想知道这个问题的有关内容,并且其中含有怎样的法律知识。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只要你好好阅读接下来文章的有关内容,希望你的问题能够迎刃而解。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你答疑解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医疗事故中现场实物封存的法律要求
现场封存的必要性
在涉及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可能导致人身损害的医疗事故中,为了确保证据的完整和可靠性,需要在医患双方同时在场的情况下对相关物品进行现场封存。这些物品包括输液器、注射器、残存的药液、血液、药物以及使用的器皿等。在封存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规范操作,以避免再次污染。为了进行比对检验,还应同时封存同批同类的物品。
血液封存的特殊性
血液的特殊性在于无法像药物一样进行批量生产。血液的质量受到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多个环节的影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不良后果。为了确保结论的公正客观,并明确责任,对于怀疑由输血引起的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采集的标本进行封存。采血机构应在接到医疗机构通知后派员到场进行封存。如果无法及时到场,双方当事人可以共同进行密封,并在适当条件下保存,等待采供血机构人员到场后进行共同封存。
送检启封的要求
在进行封存物品的送检启封时,双方当事人必须同时在场。在场的当事人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且需要至少两人在场才能进行现场实物的封存。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的法律程序
医疗事故的法律程序,包括基本事项、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等。患者可以选择提起医疗侵权民事赔偿或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而医疗机构只能提起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文中还详述了当事人应提交的材料及证据,以及各个程序中的具体步骤和要点。同时提醒,
-
医疗事故的定义及鉴定
医疗事故的定义、分类以及责任程度分级。医疗事故是由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相关法规和规范,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根据对患者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包括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的死亡和重度残疾,二级医疗事故造成的中度残疾和器官组织
-
法院是否有权强制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法院在医疗事故鉴定中的权力范围。根据法律规定,法院没有权力强制要求医患双方或单方进行医疗事故鉴定,选择权在当事人手中。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如经过鉴定确认为医疗事故且原告仍坚持医疗人身损害赔偿之诉时,法院才会依职权确定正确的法律关系。法律强调当事人的自由
-
医疗事故的定义和鉴定程序
医疗事故的定义及鉴定程序。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因违反相关法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为鉴定是否为医疗事故,需提交相关材料至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包括病历资料、住院患者相关资料、抢救急危患者的补记资料等。医疗机构应提供病历档案,如未
-
医疗损害的构成要件
-
医疗事故损害的客体及其性质
-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