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赔偿 > 其它医疗事故赔偿知识 > 患者遭遇医疗欺诈应该如何理性维权

患者遭遇医疗欺诈应该如何理性维权

时间:2023-12-07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4980
发生医疗欺诈行为的,许多患者由于被骗感到束手无策。那么,患者遭遇医疗欺诈应该如何理性维权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出谋划策,希望对您有用。

患者遭遇医疗欺诈的合法维权途径

一、追究医疗机构的民事责任

根据我国民法,民事法律是用于调整个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在医疗欺诈行为中,涉及到的法律主要包括民法通则、合同法和侵权类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除了医疗事故引起的赔偿纠纷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其他军疗赔偿纠纷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

根据民法通则第4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第7条规定了公序良俗原则。在没有具体法律规范可适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这些原则来调整医疗欺诈行为,以追求个案正义。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第117条、第119条和第130条的规定,对医疗欺诈行为人可以进行训诫、责令悔过并收缴非法所得和财物。合同法对于欺诈行为订立的合同提供了请求变更和撤销的选择,对于无效或被撤销的合同有过错责任。

虽然目前还没有侵权行为法典,但是医疗欺诈可能侵犯到患者的生命权、健康权和身体权,这些权利在其他相关法律中都有相关规定。精神权利在医疗欺诈行为中往往被忽视,但是对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患者本来就因病而痛苦,如果在医疗过程中遭受到价格欺诈或恶意病情夸大,将使患者及其家属承受更大的痛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精神损害抚慰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赔偿,包括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和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这意味着即使没有造成人身损害,也可以根据最后一款进行精神损害赔偿。

二、追究医疗机构的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最为严厉的法律责任,可以对医疗欺诈行为人进行重罚,从剥夺自由到可能的生命权剥夺。由于欺诈是一种民事术语,刑法没有直接规定医疗欺诈的罪名。根据罪行法定原则,医疗欺诈只有严格符合相关转化型犯罪的规定和为口袋型罪名包容才可适用。具体包括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合同诈骗罪和虚假广告罪等。

三、追究医疗机构的行政责任

从医疗行为的过程来看,涉及到接待宣传、诊断、治疗和收费等各种不同行为,针对不同的医疗欺诈行为,可以采取行政处罚措施。

对于虚假宣传和虚假广告,《广告法》第37条和第38条规定了行政机关对发布者的处罚。对于虚假诊断、证明或治疗,《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6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对于故意向患者出售假药或劣药,《药品管理法》第74条和第75条规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没收违法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对于利用非法的价格手段诱骗患者进行交易,《价格法》第40条规定,也可以进行没收、罚款或吊销资格证的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院欺诈行为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医院欺诈行为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医院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不构成合同诈骗罪而是构成诈骗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文中还详述了合同诈骗与诈骗的定义及相应处罚,并简要介绍了医疗保险报销的条件。

  • 医疗事故赔偿计算细则

    医疗事故赔偿的计算细则,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方面的详细规定。根据医疗事故的损害程度,对各项费用进行了明确的计算方法和标准,以确保赔偿的公正和合

  • 医疗纠纷协商解决的法律问题及注意事项

    医疗纠纷协商解决中的法律问题和注意事项。文章指出协商前提包括医患双方愿意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合法协商需满足患方和医疗机构主体合法、自愿协议且不违背法律等条件。无效的协商协议包括主体不合法、存在胁迫欺诈行为或协议内容违法等。认定为医疗事故的协商协议包括

  • 保护消费者权益:广告欺诈行为将双倍赔偿

    本案是一起基于医疗广告引发的药品买卖合同纠纷。原告根据被告在报纸上发布的广告到医院购买药品治疗牛皮癣,但药物未能达到广告宣传的疗效。一审法院认为被告无过错,驳回了原告

  • 医疗诈骗找哪个部门投诉
  •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赔偿比例划分指南
  • 处理医疗欺诈的法律措施和建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