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行政调解的审查和步骤是怎样的
时间:2024-10-16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经常发现医生和患者之间产生纠纷。那么,当发生医疗纠纷时,我们该怎么维权?医疗纠纷行政调解是如何审查的呢?包括哪些步骤呢?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解答有关问题,希望对各位都有所帮助。
医疗纠纷行政调解的审查和步骤
一、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事故进行审查
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事故进行审查时,需要考虑以下内容:
- 确定医疗事故争议是否属于本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管辖范围;
- 确认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医疗主体方是否具备法定的行医资格。对于非法行医活动引起的争议,卫生行政部门无法按照医疗事故争议立案受理;
- 对医疗事故争议行政处理申请人进行认定。首先,要确定患方申请人是否符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处理申请人资格;其次,对医疗机构申请人进行认定。如果申请人是医疗机构,必须提供由医疗机构法定代表签发的申请书和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以确认其是否为合法医疗机构;
- 确认申请处理时限是否符合法定规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事故争议的处理申请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受到伤害后的一年内提出。没有正当理由在一年后提出的处理申请将不予受理;
- 确定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是否有明确的争议相对方;
- 确认是否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医疗事故争议,卫生行政部门将不予受理。
二、医疗事故行政调解的步骤
医疗事故行政调解的步骤如下:
- 保存相关病例资料。发生医疗纠纷后,作为患方当事人,应首先依法向医方申请复印客观病历,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
- 提供医疗事故案件经过的说明。患者或其家属需提供详尽的自述材料,对患者就诊情况以及其认为医院诊疗行为存在的过错进行说明;
- 患者或其家属携带本人身份证到相关部门咨询。如果在咨询过程中发现病案中存在疑问,可以申请进行“医疗技术咨询初步分析”;
- 初步分析结果确定医方存在医疗问题时,当事人可以申请进入医疗技术咨询细化分析程序,并出具《医疗技术咨询细化分析意见书》。如果初评结果确定医方无过错,将不再建议申请细化分析。细化分析将由不少于3位相关专科主任医师级临床医学专家从多个角度对医疗争议焦点进行详细分析,然后聘请与案例相关科室的专家组织听证会,最终得出结论;
- 当细化分析认定医方存在问题并承担相应责任时,可以接受委托进入纠纷调解程序。自受委托之日起,将按照委托调解协议中约定的索赔金额和调解完成期限履行合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调解医疗纠纷的程序和步骤
行政调解医疗纠纷的程序和步骤。患者可在发现健康问题受损一年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提交至相应卫生行政部门后,卫生行政部门将进行调查和鉴定并居中调解纠纷。调解达成协议后执行顺利,但患者方面对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持保留态度。
-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流程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的详细流程。捐献者需前往相关办公室或登记站进行捐献意愿登记,并得到亲属同意。潜在捐献者经过评估后,直系亲属可确认捐献意愿。器官获取与分配遵循一定原则,并设立专家组进行公正分配。捐献完成后,遗体将进行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同时,为缅怀
-
医院观察室的规定和制度
医院观察室的病房化管理、留观病人的决定与资料要求、病情观察的严密性与及时性等内容。文章强调观察室需具备病房化管理条件,留观病人应有完整的病历、治疗计划等。观察病人时间应根据病情调整,医生需决定是否需要留观并填写相关资料。值班医护人员需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
器官捐献的决定权
器官捐献的决定权、范围及内容。器官捐献分为生前自愿捐献和死后由直系亲属决定捐献两种情况。捐献范围包括细胞、组织和器官捐赠。细胞捐赠指提取有活力的细胞群救助需要的人,组织捐赠涉及多种身体组织,而器官捐赠则是将某个器官捐献给需要移植的人。虽然植物人无法捐
-
如何进行器官捐献手续
-
尸体检验的时间限制
-
医患关系的法律平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