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遭遇医疗事故时,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与其病情相关的病历资料。这些资料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对于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情况,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等应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患者应当及时复印封存病历资料,以保证其真实性,避免篡改的可能性。
对于医疗事故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或不愿意协商,当事人可以选择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当事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先行申请行政调解,以快速解决纠纷并获得赔偿。然而,如果无法达成协议或达成协议后反悔,再行提起诉讼可能会拖延赔偿纠纷的处理速度。因此,当事人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当医患双方存在医疗合同时,如果医疗机构没有适当地履行义务,构成违约;或者因医疗措施不当,损害了患者的生命权或健康权,构成侵权。患者可以根据案件事实选择追究医方的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以更有利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选择侵权之诉或违约之诉在举证责任、归责标准和赔偿范围上有所不同,患方应慎重选择。
根据法律规定,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是否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法院审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如果医疗机构不能充分履行举证责任,将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医疗机构只能选择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来尽到举证责任。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患者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能会放弃举证责任倒置的优势,对患者来说没有任何利益。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的详细流程。捐献者需前往相关办公室或登记站进行捐献意愿登记,并得到亲属同意。潜在捐献者经过评估后,直系亲属可确认捐献意愿。器官获取与分配遵循一定原则,并设立专家组进行公正分配。捐献完成后,遗体将进行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同时,为缅怀
医院观察室的病房化管理、留观病人的决定与资料要求、病情观察的严密性与及时性等内容。文章强调观察室需具备病房化管理条件,留观病人应有完整的病历、治疗计划等。观察病人时间应根据病情调整,医生需决定是否需要留观并填写相关资料。值班医护人员需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器官捐献的决定权、范围及内容。器官捐献分为生前自愿捐献和死后由直系亲属决定捐献两种情况。捐献范围包括细胞、组织和器官捐赠。细胞捐赠指提取有活力的细胞群救助需要的人,组织捐赠涉及多种身体组织,而器官捐赠则是将某个器官捐献给需要移植的人。虽然植物人无法捐
如何进行器官捐献的手续流程。从填写自愿书并指定执行人开始,经过核实评估、确认捐献、通知器官获取、器官分配等步骤,完成捐献后遗体处理及纪念活动。同时,根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的相关规定,强调禁止买卖器官、自愿无偿原则以及捐献条件和意愿等细节。文章内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