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事故怎么处理
时间:2024-09-29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现在医院事故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发生在你我的身边,很多医院事故的出现也给人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伤害或是损失,导致许多人失去了性命或是身体有了伤害或是损失等等,但医院事故又比较复杂不知道如何处理。针对相关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详细介绍。
医疗事故的处理方式
一、和解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医患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即和解。和解协议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能规避医院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参与和解的患方必须具备民事权利,如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患者本人、监护人、继承人或代理人。参与和解的院方必须由法定代表人即院长参与,并持有授权委托书。和解协议的效力应予以认定,但不具有对法院审理案件的约束力。
二、调解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纠纷可以请求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解。调解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依据法定规定计算赔偿数额。调解达成协议后,双方应履行协议;若调解不成或一方反悔,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三、诉讼
在诉讼之前,当事人可以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或医疗过错鉴定,但这并非医疗纠纷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在举证责任方面,患者对患方和院方之间的医患关系以及损害后果负有举证责任,而院方则对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以及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负有举证责任。医疗纠纷的案由主要包括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和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有时也可以作为普通人身(财产)损害赔偿纠纷的案由。在选择案由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医患双方已经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是否可以提起诉讼呢?根据法律规定,只要和解协议和调解协议是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真实表达了双方的意思,并且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那么这些协议应当具有法律效力。然而,这些协议并不能对法院审理案件产生约束力,不能剥夺或限制一方当事人的诉权。因此,即使达成了和解或调解协议,仍然可以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的行政调解程序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行政调解程序。在医疗事故涉及民事部分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双方当事人请求下进行调解,遵循自愿原则并依据规定计算赔偿数额。调解过程中涉及手术风险告知书的效力、申请行政调解的条件和程序以及重大医疗事故的上级调解程序。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一方反
-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患者死亡后,尸体应立即移至太平间存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两周。未经医疗机构允许,严禁将尸体放置在太平间以外的地方。尸体处理需遵循一定程序,涉及尸检、家属处理等方面。医疗机构有责任暂时存放尸体,但太平间不是长期存放地。
-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
医疗事故后的调解方式
医疗事故后的不同调解方式。首先,自行调解可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书面协议;其次,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可依据法律规定计算赔偿金并达成协议;最后,法院调解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性,但程序相对复杂且时间较长。
-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
一、同一交通事故受害方的共同诉讼
-
交通事故无法定责如何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