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患双方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时,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或当事人不愿意协商,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要判断医院是否存在误诊过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要考察病人是否能清楚、完整地陈述病情,以及诊断所依据的其他客观性资料是否完备。特别需要关注各种检查报告是否及时产生,以及病情是否稳定等。
需要考察医疗机构在诊断前是否进行了全面的问诊,是否进行了必要的辅助检查。在初步诊断后,需要观察医疗机构是否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并根据病情的发展、症状的表现和变化来修正诊断。此外,还需要考察医生是否存在过分自信的情况,是否在对疑难、不典型的病状进行会诊、讨论之前就盲目下结论。总体而言,需要以客观标准考察医生诊断时的心理状态,以及是否尽到谨慎的注意义务。
医院的等级和所处的地域间存在发展不平衡,医疗水平和条件也不齐。对于诊断的辅助手段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对于疑难杂症的诊断难度增加。一般来说,级别越高的医院由于整体设施和技术力量等因素,医疗水平越高,诊断能力也越强。
确定具体赔偿数额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医疗事故的等级是确定赔偿数额的重要因素之一。
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也会影响赔偿数额的确定。
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考虑,这将对赔偿数额的确定产生影响。
医疗纠纷调解的注意事项。医疗纠纷调解分为行政机关、民间组织和法院附设诉讼前调解等类型。除了卫生行政机关的调解,发展其他调解方式有利于公正合理解决医疗纠纷。调解具有契约性,不强制当事人接受调解结果。医疗纠纷当事人应保留二次选择权,最终可采用其他纠纷解决
医疗事故赔偿的计算细则,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方面的详细规定。根据医疗事故的损害程度,对各项费用进行了明确的计算方法和标准,以确保赔偿的公正和合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费用问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调解医疗纠纷时不收取费用,并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调解步骤包括申请复印病历资料、提供自述材料、免费咨询、进行医疗技术咨询细化分析和纠纷调解程序。调解失败时,委员会将免费代理当
医疗事故诉讼的基本事项和一审程序。在案由选择上,患方可选择医疗侵权民事赔偿或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而医方只能选择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受理条件包括医患关系、医疗行为违法、违规等。诉讼程序中涉及管辖法院、证据保全、证据交换与质证、行为能力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