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产生的医疗费用计算,需要提供相关凭证,但不包括原发病的医疗费用。若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按照基本医疗费用进行支付。
对于有固定收入的患者,按照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进行计算,对于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进行计算;对于无固定收入的患者,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进行计算。
对于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患者,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进行计算,最长赔偿期限为30年;但对于60周岁以上的患者,赔偿期限不超过15年;对于70周岁以上的患者,赔偿期限不超过5年。
对于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患者,需提供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进行计算。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进行计算。
对于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计算。对于不满16周岁的人,扶养费用将持续到16周岁;对于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人,扶养费用将持续20年;但对于60周岁以上的人,扶养期限不超过15年;对于70周岁以上的人,扶养期限不超过5年。
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进行计算,并提供相关凭据进行支付。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进行计算,并提供相关凭据进行支付。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进行计算。若造成患者死亡,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若造成患者残疾,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此外,根据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所需的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对于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情况,参加丧葬活动的患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所需的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
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再次申请过程。申请人对先前鉴定的”诊治概要”、”分析意见”和”结论”表示不服,并详细列举了对鉴定结果的不同看法和依据。申请人认为鉴定结果不符合事实、不科学、不公正,特别是在医疗过程的常规遵守和告知义务履行方面存在问题。因此,申请
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及医疗行为责任豁免制度。医院对于医疗纠纷投诉有详细的接待规定和处理程序,包括病历管理、科室主任的职责、患者死亡后的处理、病历复印与封存、医教部门的角色以及答复患者的时限等。医疗行为豁免制度因医疗行业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鉴定结论需得到超过半数专家的一致意见,并详细记录每位专家的意见和讨论情况。专家鉴定组需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
定点医疗机构的申请书的撰写要求。包括填写方式、申请内容、机构类型选择、大型医疗设备清单的填写要求,以及提交时需附加的各种材料。同时,还提到了统计范围和单病种种类及价格目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