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疗技术鉴定结果,对方将承担主要责任,并依据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赔偿。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陪护费等。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的规定,医疗事故的赔偿按照以下项目和标准计算:
根据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需要提供相应的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的医疗费用。如果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将按照基本医疗费用进行支付。
如果患者有固定收入,将根据患者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进行计算。对于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情况,将按照3倍计算。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情况,将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进行计算。
如果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将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进行计算。从确定残疾之月起,最长赔偿期限为30年。但是,对于60周岁以上的人,赔偿期限不超过15年;对于70周岁以上的人,赔偿期限不超过5年。
如果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需要提供医疗机构的证明,并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进行计算。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进行计算。
仅限于死者生前或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根据其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计算。对于不满16周岁的人,扶养期限为16周岁;对于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人,扶养期限为20年。然而,对于60周岁以上的人,扶养期限不超过15年;对于70周岁以上的人,扶养期限不超过5年。
根据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进行计算,并提供相应的凭据支付。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进行计算,并提供相应的凭据支付。
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进行计算。对于造成患者死亡的情况,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对于造成患者残疾的情况,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医疗事故的刑事责任,指医疗人员在医疗事故构成犯罪情况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严厉,包括剥夺财产权、政治权利及人身自由等。犯罪主体分为自然人主体和法人主体,法人主体主要指企业或组织。在医疗事故中,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
认定医疗事故罪应注意划清的界限。包括与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医疗技术事故、重大责任事故罪和玩忽职守罪的界限。正确划清这些界限对于减少医疗事故、化解矛盾、维护权益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主观性病历资料的定义及范围。医务人员通过医疗过程观察、分析讨论患者的病理,产生的诊疗意见等记录资料都属于主观性病历资料。这些资料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至关重要,封存时需医患双方共同在场并确保真实性。医疗机构有责任保管封存的复印件并在争议中承担举证责任。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一名男性青年因恶性疟疾误诊为感冒而接受治疗,最终不幸去世。事故责任在于医生未按规定进行血检并及时确诊治疗。文章提出了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坚持各项诊疗常规等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