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 应该怎么样协商解决医疗事故

应该怎么样协商解决医疗事故

时间:2024-11-08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5256
医疗事故争议如何协商解决呢,协商解决医疗事故需注意什么呢,相关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只要你好好阅读接下来文章的有关内容,希望你的问题能够迎刃而解。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你答疑解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医疗事故的协商解决方式

协商解决医疗事故赔偿争议

医患双方在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时,可以选择协商解决。如果双方不愿意协商或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协商解决的要求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协商解决医疗事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制作协议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制作协议书,其中应明确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医疗事故的原因、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登记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医疗事故的协商解决方式分析

1. 双方自行协商

医患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解决医疗事故赔偿争议,这种方式简单明了,但容易导致矛盾激化。尤其是在双方缺乏法律知识、协议书存在漏洞的情况下,往往会再次产生争端。

2. 卫生行政部门调解

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机关提出调解申请,由卫生行政部门主持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这种方式能够及时平息事态,稳定双方情绪。

3. 人民法院调解

当争议进入诉讼程序后,双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主持调解达成协议。该协议一经送达即生效,具有强制执行力,不得上诉。这种方式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和规范性,但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

4.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除了上述法律规定的协商解决方式,还可以尝试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和律师参与或见证下的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双方当事人可以共同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由委员会主持达成协议。这种调解程序规范,达成的协议如果没有法定撤销事由,就成为合法协议,且不收取费用。但目前,调解委员会在调解医疗纠纷争议方面缺乏经验,需要进行大胆实践。- 律师参与或见证下的调解:律师可以参与或见证医患双方的调解过程,提供法律咨询和协助达成协议。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协商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有效条件

根据《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人民调解委员会达成的协议具有合同的性质,双方当事人不得随意变更和解除。只要协议符合合同的订立原则,即具备以下有效条件:1. 当事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 意思表示真实。3. 不违反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利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患者死亡后,尸体应立即移至太平间存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两周。未经医疗机构允许,严禁将尸体放置在太平间以外的地方。尸体处理需遵循一定程序,涉及尸检、家属处理等方面。医疗机构有责任暂时存放尸体,但太平间不是长期存放地。

  •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 医疗纠纷处理方法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过程

    医疗纠纷的处理方法和医疗事故行政处理过程。医疗纠纷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和解、调解和民事诉讼三种途径,但我国尚未建立医事仲裁体系。和解和调解都存在约束力较弱的问题,如一方反悔并起诉,法院一般会认定和解协议合法有效并维持其效力。对于民事诉讼,一审非常重要,因

  • 调整医患纠纷的法律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

    医患纠纷的法律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全国人大颁布的《民法通则》、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文件。文章还介绍了二元制处理机制的问题,包括混乱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医疗事故鉴定的问题。针对医患纠纷处理的途径,提出了根据条例规定采取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

  •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 医疗事故的赔偿方式
  • 医疗事故索赔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