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 医疗事故调解的方式包含有哪些

医疗事故调解的方式包含有哪些

时间:2025-02-10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5298
医疗事故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类纠纷,许多患者家属在遇到了医疗事故后经常会不知所措,所以就出现了新闻中经常发生的那种,患者家属堵着医院门口的情形。其实医疗事故是有着相关处理方式的。我们可以用许多种方式进行调解。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医疗事故调解的方式

一、自行调解

当医患双方对医疗事故的赔偿责任达成一致协商意见时,可以签订书面的调解协议书。协议书应当包括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医疗事故的概况,以及双方协商确认的赔偿金额等内容,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二、请求卫生行政部门主持调解

当医疗事故确认后,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求卫生行政部门就医疗赔偿问题进行调解。调解时,双方当事人根据自愿、合法的原则,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计算赔偿金。经调解,如达成一致意见的,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书,双方应按调解书的内容履行义务。如调解不成,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病人在与医院协调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医院的调查和报告义务

医院在发生医疗事故或可能是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后,应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一些省份对医疗机构调查处理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的时限作出了规定。如果医院方面未能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调查处理,病人及其家属可以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二、病人及其家属的查处要求权利

病人及其家属在发生医疗事故或可能是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时,有权向医疗单位提出查处要求。如果医院方面不积极对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并且隐瞒和掩盖真相,病人及其家属可以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请处理。

三、个体诊所的调查处理责任

个体诊所中的医务人员发生的医疗事故或事件,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处理。因此,个体诊所无权自行调查处理医疗纠纷。各地制定的实施细则中对于哪些医疗机构可以自行查处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哪些医疗机构不能自行查处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作出了具体规定。

四、医疗机构的保管和封存责任

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的医疗单位,应指派专人妥善保管有关的各种原始资料,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对于因输液、输血、注射、服药等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对现场实物暂时封存保留,以备检验。各省份制定的实施细则中也有相应的更为具体的规定。

五、尸体解剖的必要性

对于医疗事故或可能是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如果死亡原因不明确,应进行尸体解剖。尸检应在死后48小时以内进行,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院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请当地法医参加。医疗单位或者病员家属拒绝进行尸检,或者拖延尸检时间超过48小时,影响对死因的判定,由拒绝或拖延的一方负责。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患者死亡后,尸体应立即移至太平间存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两周。未经医疗机构允许,严禁将尸体放置在太平间以外的地方。尸体处理需遵循一定程序,涉及尸检、家属处理等方面。医疗机构有责任暂时存放尸体,但太平间不是长期存放地。

  • 医疗纠纷行政调解的程序与要求

    行政调解在医疗纠纷解决中的重要性及其程序与要求。行政调解是在国家行政机关主持下,以当事人自愿为基础,依据法律、法规及政策,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活动。医疗纠纷发生后,可以通过医疗事故赔偿调解和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的程序进行行政调解,以维护双方当事

  •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医患双方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协商调解具有成本低廉、效率较高的优势,但前提是双方遵守法律规定。如协商不成,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调查后给出处理意见,再次协商调解或建议患者或家属进行鉴定。

  • 医疗纠纷调解的公开性问题

    医疗纠纷调解的公开性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医疗纠纷调解不得公开进行,保护医患双方隐私的保密义务。调解程序包括专家咨询和医疗损害鉴定等。若无法达成一致,当事人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赔偿金额根据法律规定确定。同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对举证责任

  • 医疗事故的赔偿方式
  • 护士医疗事故的赔偿责任
  • 医疗事故调解的方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