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错误的医疗行为造成人身损害,该怎么办
一、什么是医疗过错司法鉴定
医疗过错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医方或患方申请人民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进行的医疗过错鉴定。鉴定的内容主要为: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医疗过错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该过错行为对患者损害的参与度等。
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如何提出
司法鉴定原则上由院方提出申请,院方不提出时,患方也可以提出申请。患方申请鉴定时,首先要准备好《鉴定申请书》,把申请鉴定的事项和申请鉴定的理由写清楚,然后患方和院方在法院技术部门的主持下一起选定鉴定机构。患方要把握好《鉴定申请书》的申请事项,申请哪些事项能把院方的过错挖出来,申请哪些事项能更好的为自己的诉求服务,这些都是申请人应该仔细斟酌的事情。
选定鉴定机构后,也要像医疗事故鉴定一样,患方要把《患方陈述》和相关的医疗文献一并提交鉴定机构,医院一方也要把《医方陈述》及相关的医疗行为规范和学术依据提交鉴定机构,然后参加听证。听证注意事项同前所述。
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是合法执业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患者发生了人身损害的事实、医患双方存在医疗行为、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行为与患者损害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医疗机构主观上存在过错。了解这些要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医疗损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患者死亡后,尸体应立即移至太平间存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两周。未经医疗机构允许,严禁将尸体放置在太平间以外的地方。尸体处理需遵循一定程序,涉及尸检、家属处理等方面。医疗机构有责任暂时存放尸体,但太平间不是长期存放地。
医疗损害鉴定的范围、主体及使用。当事人可申请鉴定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告知义务、违反诊疗规范等内容。人民法院可决定进行医疗损害鉴定,并委托相应资质的鉴定机构或医学会进行。在医疗损害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需经质证才能作为证据使用,当事人对结果不满意可申请重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