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常识 > 法官眼中的医患纠纷是怎样的

法官眼中的医患纠纷是怎样的

时间:2023-10-29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5888
医患关系是社会的热点话题,在很多的时候,大家并不知道应该怎样处理相关问题,而仅仅是依靠暴力的方式来解决。如果大家遇见类似的事情,不应该紧急出手,而应该了解相关的法律。那么法官眼中的医患纠纷是怎样的,以下内容由手心律师网在线小编为您整理。

法官视角下的医患纠纷

调解成功的案件

在8起医患纠纷中,法官成功调解了其中的8起案件。另外,还有4起案件是通过法律引导,家属自愿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自2012年起,该县每年发生的医疗事故纠纷数量大约为50起,而现在已经降低到20起以内。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医患纠纷得到了高效解决,医患关系变得和谐。

医疗责任事故保险机制的探索

这些显著的成效得益于该县在全省率先探索医疗责任事故保险机制。这一做法得到了医院、患者家属和保险公司的一致认可,并且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关于医疗机构做好医疗责任保险工作的通知》形成了相关的规定,保险公司以县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书作为理赔依据,并承担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疗责任保险工作。

医疗责任险特别约定

根据文件的规定,通过医疗责任险的特别约定,患方索赔金额在1万元以内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医患双方协商解决。调解委员会会签字确认,并凭借医患双方协议书收据进行赔付,保险公司按照保单约定全额赔付。如果索赔金额在1万以上5万元(含)以下,由当地卫生局和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组织在自愿、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协商解决,保险公司承担相应金额的90%。当索赔金额在5万以上10万元(含)以下时,保险公司承担80%。当索赔金额在10万以上15万元(含)以下时,保险公司承担70%。以此类推,最高索赔金额在20万以上30万元(含)以下时,保险公司承担50%。

相关案例

沈某的儿子是一名初二学生,沈某及妻子长期在广东务工。突然间,沈某的儿子离世,让整个家庭难以接受。沈某夫妇委托鉴定中心对儿子的死因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是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导致肺大量出血,呼吸功能障碍死亡。随后,沈某和卫生院共同委托鉴定中心对卫生院的医疗行为是否有过错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卫生院在使用清开灵药物时存在着未尽注意义务的过错,并且与患者的死亡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其参与度为10%。沈某夫妇认为卫生院让没有医师资格的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治,漏诊了肺部病情,并且用药不当,导致患者没有得到正确及时的抢救。因此,沈某将该卫生院告上了法院,要求判令卫生院赔偿医疗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死因鉴定费等共计54.8万元,并赔偿3万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经过核算原告的损失,法院最终判决卫生院赔偿5.5万元。

法官的工作

在双方存在较大分歧的情况下,法官考虑到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中患者家属情绪上的困扰和焦虑,法官耐心地与沈某夫妇进行沟通和解释。法官多次就司法鉴定等案件事实向沈某夫妇进行思想工作,并且说服卫生院从救死扶伤、为民服务的角度做出让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纠纷案件分析及争议

    一起医疗纠纷案件,患者因病情恶化在被告芦溪县大安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最终不幸身亡。针对此事件,存在三种争议意见,分别是被告应赔偿、被告不应赔偿但应补偿、以及被告不应承担责任。争议焦点包括是否误诊、抢救时间是否延误、助理医师的资质问题以及家长的责任等。

  • 医疗纠纷和解协议书

    某医院与患者因医疗纠纷达成的和解协议。双方依据相关法规,在平等、自愿原则下协商解决。协议内容包括赔偿项目及计算方法、赔偿支付方式、终结争议方式等。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并公证之日起生效。

  • 医院投诉管理部门的职责及相关法律规定

    医院投诉管理部门的职责及相关法律规定。医院应设立投诉管理部门,统一受理投诉,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投诉管理部门还负责组织和协调全院的投诉处理工作,并汇总分析投诉信息提出改进意见。医疗事故纠纷法院的管辖权方面,基层法院管辖一般医疗纠纷案件,中级人民法

  • 医疗事故的法律程序

    医疗事故的法律程序,包括基本事项、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等。患者可以选择提起医疗侵权民事赔偿或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而医疗机构只能提起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文中还详述了当事人应提交的材料及证据,以及各个程序中的具体步骤和要点。同时提醒,

  • 尸体检验的时间限制
  • 工伤保险中的报销比例
  • 精神病科医疗意外及医疗纠纷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