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哪时候时候可以行使代位权
1、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须有债权、债务关系存在
代位权是债权的从权利,没有债权的存在,就没有代位权的存在。
如果当事人之间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就不可能产生债权人代行债务人的权利,代行者如果与被代行者没有债权债务关系,则代行者即无代行的基础。
2、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利
合同法解释第十三条规定“合同法第七十三条规定的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其对债权人的到期债务,又不以诉讼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其债务人主张其享有的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致使债权人的到期债权未能实现。
3、债权有保全债权的必要
代位权为保全债权而设立,故只能在有保全债权的必要时,才能行使。
判断有无“必要”,应以债务人的财产是否不能或不足以清偿债务为标准。在传统民法中认为必要是指债权人的债权有不能依债的内容接受给付的危险,因而有代位权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以图债权满足的现实必要。
4、债权已届履行期
债权人需在债权已届履行期时,才能行使代位权。对此,合同法虽未明确规定债务人需已陷于迟延,但从条文中可以推断出这一结论,对于尚未到履行期的债权因债权人有无不能实现债权危险尚难预料,故债权人若此时行使代位权,对债务人颇显不公平。
5、债务人须有权利存在
首先,债务人须有权利存在,是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必要条件。如果债务人对于他人无权利存在,或其权利已经行使完毕,债权人就不能代位行使权利。
其次,债权人得以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主要为财产权利,但也包括诉讼上的权利,比如代位提起诉讼,申请强制执行。
债权的实现方式,包括债的担保和债的保全两个方面。债的担保包括人的担保、物的担保和金钱担保等。债的保全则涉及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等保护措施。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债权转让的权利效力和转让条件等。通过法律措施保障债权人权益的实现,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
债权人代位权纠纷诉讼代理的四种类型,包括法定代理、法定代表、指定代理和委任代理。这些代理类型在诉讼中的权利与义务各不相同,主要围绕无行为能力人或法人、非法人团体的代理制度展开。法定代理和法定代表基于法律规定,指定代理适用于无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
连环债务中的代位权行使问题。针对丁是否可以越过丙和乙直接向甲行使代位权,存在不同观点。同时,关于债务人在代位权诉讼中的诉讼地位也有三种观点,分别是原告地位、被告地位和第三人地位。文章还讨论了代位权行使的法律依据和债权合法性的审查问题。
民法典中代位权的构成要件,包括债权人对负债人拥有合法有效的到期债权,负债人对下一个债主也有相应的债务关系,以及债务超过现象的存在和债务人不对下一债主的债权有专属性等要求。同时,《民法典》对于代位权诉讼和行使代位权的费用承担等问题也有详细规定。整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