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担保合同 > 借款合同不受法律保护的情况

借款合同不受法律保护的情况

时间:2024-09-30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8934
现在双方合作往往都会签订一个合同,因为在法律上有效的合同是具有效力的,能够在很大程度的作为双方合作的一个凭证。那么哪些合同是取消的呢?接下来有关借款合同不受法律保护的情况的相关内容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感谢您的阅读!

不受法律保护的合同种类

1、借贷进行非法活动

借款人明知借款用于非法活动,出借人借款的行为将不受法律保护。例如,如果出借人明知个人借款将用于赌博、贩卖假币、贩卖毒品、走私等非法活动,其借贷合同将被视为无效,出借人还可能面临收缴、罚款、拘留甚至刑事责任。

2、非法金融业务活动

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包括:

(一)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

(二) 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以非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

(三) 非法集资:未经依法批准,以任何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

(四) 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包括非法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票据贴现、资金拆借、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融资担保、外汇买卖等。

(五) 其他非法金融业务活动:由中国人民银行认定的其他非法金融业务活动。

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严重扰乱了国家金融秩序,对群众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根据国务院1998年第247号令第18条规定,参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造成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这是因为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参与者因此造成的损失不受国家法律保护。

3、非金融企业以合法借贷掩盖的非法金融活动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借贷行为应当认定为无效:

(一) 非金融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

(二) 非金融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

(三) 非金融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

(四) 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对于违反国家金融法规的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合同,除判决返还本金外,法院还应收缴出借方已获得或约定获得的利息,并对借款方处以相当于银行利息的罚款。

4、企业之间的借贷合同

根据《贷款通则》规定,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进行借贷或变相借贷融资。违反国家金融法规的企业之间的借贷合同将被视为无效。根据相关法规,法院除判决返还本金外,还应收缴出借方已获得或约定获得的利息,并对借款方处以相当于银行利息的罚款。

5、明为联营实为借贷的合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如果企业法人、事业法人作为联营一方向联营体投资,但不参加共同经营,也不承担联营的风险责任,且无论盈亏均按期收回本息,或按期收取固定利润,这种情况被认定为明为联营实为借贷,违反了相关金融法规,因此该合同应被视为无效。除本金可以返还外,对出资方已获得或约定获得的利息应予收缴,对另一方则应处以相当于银行利息的罚款。

6、违背真实意图的借贷关系

如果一方使用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图的情况下形成借贷关系,该借贷关系应被认定为无效。如果借贷关系无效是由债权人的行为引起的,只需返还本金;如果借贷关系无效是由债务人的行为引起的,除返还本金外,还应按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支付利息。

7、高利贷利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26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时,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时,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将被视为无效。借款人要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人民法院也应予支持。

以上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合同种类。在签订合同时,需要注意合同的有效性以及保护自己权益的内容。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借款合同错误解决方法

    借款合同错误的解决方法。当借款合同存在错误时,可以通过修改合同或签订补充协议来更正。如果一方拒绝修改,受损方可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合同。此外,文章还涉及补写借条的法律效力,注明还款期限的借条诉讼时效为两年,事后补写的借条需清楚写明内容且不应与实际借款相

  • 担保合同的定义和作用

    担保合同的定义与作用,涉及反担保中的第三方担保人身份和资产抵押问题。担保合同是确保债权人利益的有效手段,其效力认定要考虑主合同是否有效及担保合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是否合法妥当。第三方反担保人并不限于借款人自己,任何具备担保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反担保人。

  • 如何确定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

    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借贷合同引发的民事纠纷可以选择向被告住所地法院或借贷合同履行地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公民或法人提起的民事诉讼,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当涉及多个被告时,各个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同时,也提到了

  • 反担保追偿权代理词

    关于《保证函》的事实认定问题。文章首先明确了保证函的签署情况,接着阐述了该保证函所担保的借款事项。同时,文章指出了一审判决的程序合法性,并回应了上诉人在二审中提出的关于履约保证金的问题。最后,代理人请求二审法院查明事实,驳回上诉人的上诉。

  • 反担保质押合同
  • 房屋抵押和房屋按揭的异同
  • 保证担保合同变更可以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