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出资必须是到期的债权。到期债权赋予债权人主张还款的权利,并且赋予其执行该债权的实质性法律权利,例如起诉权或抵销权。未到期的债权不能提前主张还款,也不能依赖司法救济或抵销。
债权出资必须是流动性债权,即以货币支付的形式实现的债权。除了货币支付以外的债权,例如交付货物或履行特定义务等,不能作为出资。在中国的债转股政策下,不良债权是否能用于出资是一个问题。债转股政策旨在剥离银行的不良贷款,盘活银行资产。只要政策继续实施,债转股的目标不变,就可以使用不良债权进行出资。
债权出资必须得到公司的同意。如果没有公司的同意,股东不能通过转移债权的方式购买股份,即使债权是到期且流动性的。债权出资并不隐含股东主张抵销的权利,相反,公司有权决定是否同意抵销。股东的主要义务是支付股份,而不是通过抵销来逃避支付义务。
债权出资应以金钱债权为主。股东的出资是公司的资本,为了使出资能够快速、方便地在公司运营中发挥作用,债权出资应以金钱债权为主。非金钱债权的形式多样,情况复杂,并且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没有直接的价值。将非金钱债权转换为可为公司所用的财产需要进行买卖等价值转换,增加了公司的负担,并且在转换过程中可能导致价值降低,从而导致实质上的资本不足。因此,对于非金钱债权的出资应慎重考虑,只有在股东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其作为出资,否则应禁止。
法定债权通常不适合用作出资。法定债权是根据法律规定产生的,而不是当事人自由约定的,例如侵权行为债权、不当得利债权和因缔约过失产生的债权等。由于这些债权的产生基于法定事实,而不是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因此当事人之间对于法定事实的存在以及上述债权是否成立往往存在较大争议。虽然可以通过司法判决来明确,但在判决确定之前,这些法定债权不适合用作出资。
借条的债务转移及其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规定,债务转移需经过债权人同意,新债务人有权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且需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但不包括原债务人个人专属的债务。确保遵守相关法律规定是债务转移合法有效的关键。
担保物权的四个主要特征及其法律规定。担保物权旨在确保主债务的履行,赋予债权人对担保财产优先受偿权;只在特定财产上设定;以担保物的价值为内容,属于物权的一种;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担保物权的设立、无效情形、转移和消灭等相关法律规定。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特征。公司法人合法取得法人资格,但法人人格的滥用会损害法人制度的实效性及侵害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法律在承认法人独立性的同时,对其进行限制。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并非彻底否定,而是在特定法律关系中暂时否定,结束后法人仍存。
甲、乙、丙三方之间的债务转移协议。丙方将其对乙方的债务转移给甲方,包括未履行的全部债务。协议详细说明了转移金额、支付方式及时间,并包含陈述、保证和承诺。协议经三方签字并加盖公章后生效,且一式三份,各方各执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