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出资必须是到期的债权。到期债权赋予债权人主张还款的权利,并且赋予其执行该债权的实质性法律权利,例如起诉权或抵销权。未到期的债权不能提前主张还款,也不能依赖司法救济或抵销。
债权出资必须是流动性债权,即以货币支付的形式实现的债权。除了货币支付以外的债权,例如交付货物或履行特定义务等,不能作为出资。在中国的债转股政策下,不良债权是否能用于出资是一个问题。债转股政策旨在剥离银行的不良贷款,盘活银行资产。只要政策继续实施,债转股的目标不变,就可以使用不良债权进行出资。
债权出资必须得到公司的同意。如果没有公司的同意,股东不能通过转移债权的方式购买股份,即使债权是到期且流动性的。债权出资并不隐含股东主张抵销的权利,相反,公司有权决定是否同意抵销。股东的主要义务是支付股份,而不是通过抵销来逃避支付义务。
债权出资应以金钱债权为主。股东的出资是公司的资本,为了使出资能够快速、方便地在公司运营中发挥作用,债权出资应以金钱债权为主。非金钱债权的形式多样,情况复杂,并且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没有直接的价值。将非金钱债权转换为可为公司所用的财产需要进行买卖等价值转换,增加了公司的负担,并且在转换过程中可能导致价值降低,从而导致实质上的资本不足。因此,对于非金钱债权的出资应慎重考虑,只有在股东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其作为出资,否则应禁止。
法定债权通常不适合用作出资。法定债权是根据法律规定产生的,而不是当事人自由约定的,例如侵权行为债权、不当得利债权和因缔约过失产生的债权等。由于这些债权的产生基于法定事实,而不是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因此当事人之间对于法定事实的存在以及上述债权是否成立往往存在较大争议。虽然可以通过司法判决来明确,但在判决确定之前,这些法定债权不适合用作出资。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义、主体、法律保护、特征以及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公民或集体对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的土地进行承包经营的权利,受法律的保护。其特征在于其客体是特定的土地或自然资源,承包期限由合同约定,且其性质是一种与债权不同的新型物权。
公司债权债务转让中的法律事项。包括标的公司欠股东借款的债权、股东欠标的公司借款的债务、与原股东相关的或然债务风险以及与转让股东无关联的债权债务等方面。在股权转让过程中,需要明确债权债务的清偿和披露义务,并约定相关风险承担方式,以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
A公司与B公司之间的购销合同纠纷案,重点讨论了委托付款说明的性质以及其与债务转移的区别。A公司与B公司存在合法的买卖合同法律关系,B公司委托甲代为支付货款,但不能因此认为甲承担了支付货款的义务。委托付款与债务转移在形式上有相似性,但在法律上有明显差异
《合同法》第八十四条关于债务转移的规定及其特征。债务转移需债权人同意,包括债务承担和代替履行两种情况。合同义务转移分为全部转让和部分转让,都必须经过转让债务的协议并获得债权人同意。当事人在进行债务转让时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以保护债权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