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转移 > 债务转让 > 债务人低价转移财产的救济途径及方式

债务人低价转移财产的救济途径及方式

时间:2024-11-23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0251
债务人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欠钱的人,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就是本来有钱可以偿还债权人的资金债务人恶意的转移以后不偿还债权人。那么债务人低价转移财产的后,债权人的救济途径方式有哪些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会在下文做一个详细的分析。

债务人转移财产的方式及其法律规制

一、债务人转移财产的方式

债务人转移财产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 与他人恶意串通以降低债务人赔偿能力为目的转移财产;

(二) 放弃到期债权或无偿转让财产;

(三) 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

(四) 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收购他人财产。

从主观上看,债务人的目的是以表面合法的交易行为掩盖其故意转移财产的心理状态。从客观上看,债务人的行为造成了其赔偿能力的减弱。对于这几种恶意转移财产的方式,民法通则、合同法及最高院合同法司法解释二进行了规制。

二、各种方式的民事救济途径

(一) 对第一种方式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确认债务人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之诉,如果造成损失,债务人和第三人还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第58条、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果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根据民法通则第61条的规定,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如果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侵犯第三人利益,应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返还给第三人。

债务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出于共同的故意损害受害人的利益,属于共同侵权。如果债务人与第三人的行为造成肇事方的财产减少无法恢复,债务人和第三人应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二) 对第二至四种方式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撤销权诉讼,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民事行为。法院即可执行第三人返还的财产。债务人应在以下条件下行使撤销权:

  1. 行使撤销权的时效条件

根据合同法第75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在知道或应当知道第二至四种情形之日起1年行使。从前述情形出现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的,撤销权消灭。撤销权时效属于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规定,最长为5年。债务人负举证责任证明受害人知道或应当知道第二至四种情形的发生。

  1. 第三人知道债务人以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或以不合理的高价收购财产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第三人出于善意受让债务人财产或出售财产给债务人,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法律要维护先前交易的稳定性,认可其交易的效力。如果第三人明知或应当知道债务人转让或受让财产的价格不合理,还参与交易行为,具有恶意,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根据最高院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19条的规定,对交易财产价格应参考交易当时交易地的物价部门指导价或市场交易价,结合其他相关因素综合考虑予以确定。转让价格达不到交易时交易地的指导价或市场交易价的70%,一般可以视为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对转让价格高于当地指导价或市场交易价的30%,一般可以视为明显不合理的高价。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借条的债务转移及其法律效力

    借条的债务转移及其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规定,债务转移需经过债权人同意,新债务人有权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且需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但不包括原债务人个人专属的债务。确保遵守相关法律规定是债务转移合法有效的关键。

  • 公司转账给个人的债务转移协议书

    甲、乙、丙三方之间的债务转移协议。丙方将其对乙方的债务转移给甲方,包括未履行的全部债务。协议详细说明了转移金额、支付方式及时间,并包含陈述、保证和承诺。协议经三方签字并加盖公章后生效,且一式三份,各方各执一份。

  • 不当得利诉前是否可以转移财产

    不当得利诉前是否可以转移财产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未被起诉前转移财产是不被认可的,但如果转移财产用于正常的经济活动并且合法,则不会受到法律制裁。债务人转移财产需遵循一定限制,公民有权处分合法财产,但恶意逃避债务的行为可被撤销。涉及逃避债务、虚构债务等

  • 协助债务人转移财产犯罪的法律责任

    关于共同犯罪的法律责任,包括主犯和从犯的定义及其相应的处罚原则。主犯是指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领导作用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从犯则是在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根据法律规定,对于从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此外,文章还明确了关于犯罪集

  • 免除债务的法律特点
  • 逃避债务的法律后果及相关案例分析
  • 债权人在追收债务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