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媒体在转载他人作品时,必须遵守著作权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除非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否则必须经过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并在转载作品中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作品来源。同时,互联网媒体在转载他人作品时,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益。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互联网媒体在转载他人作品时,不得对作品内容进行实质性修改。只能对标题和内容进行文字性修改和删节,但不能歪曲篡改标题和作品的原意。
根据著作权法第五条的规定,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这些单纯事实消息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然而,对于包含了著作权人独创性劳动的消息、通讯、特写、报道等作品,互联网媒体在转载时必须经过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报刊单位可以与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明确约定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或者非专有使用权、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和期间、付酬标准和办法、违约责任以及其他相关内容。如果报刊单位行使了该作品的权利,互联网媒体在转载该作品时,必须经过报刊单位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报刊单位和互联网媒体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版权管理制度,并建立作品信息库和许可使用的他人作品信息库,以明确作品权属信息和许可方式、期限等相关信息。同时,报刊单位和互联网媒体之间可以通过签订版权许可协议等方式建立网络转载版权合作机制,加强对转载作品的版权审核,共同探索合理的授权价格体系,进一步完善作品的授权交易机制。
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对互联网媒体的版权监管力度,支持行业组织在推动版权保护、版权交易、自律维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严厉打击未经许可转载、非法传播他人作品的侵权盗版行为。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的重要性。依据著作权法,著作权人应签订许可使用合同以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内容包括权利种类、专有/非专有使用权、使用地域和期间、付酬标准和办法、违约责任等。在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时,双方应明确转让的权利范围和具体内容,确保著作财产
未经授权的翻译是否享有著作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的规定,翻译权属于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之一,未经作者授权不得随意翻译。著作权人享有多种权利,包括翻译权在内,并受到法律保护。
未经同意转载是否属于网络侵权的问题。任何未经许可使用著作权人作品的行为都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对于信息网络传播权,国务院颁布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加以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行为需具备侵权事实、行为违法性、行为人主观有过错三个条件。权利人可以根据条例
电台播放歌曲是否构成侵权的问题。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表演者享有多种权利,包括现场表演直播和录音录像等权利,电台未经许可擅自播放歌曲侵犯了表演者的权利。同时,歌曲的版权分为词和曲两部分,使用歌曲需向词作者和曲作者支付版权费用。除法律规定的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