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管理办法》于昨日开始实施,为虚拟的网络世界带来了治理规则。
根据《办法》,通过互联网自动提供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内容的上载、存储、链接或搜索等功能,且对存储或传输的内容不进行任何编辑、修改或选择的行为,而造成对他人互联网著作权的侵犯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违法者不仅要被没收违法所得,还将被处以非法经营额3倍以下的罚款。
《办法》是由国家版权局和信息产业部制定的,为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在进行网络著作权保护管理时提供便利依据的具体法规。
《办法》主要规范的对象是在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中,根据互联网内容提供者的指令,通过互联网自动提供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主要内容的上载、存储、链接或搜索等功能,且对存储或传输的内容不进行任何编辑、修改或选择的行为。
《办法》规定,由于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难以对互联网内容提供者所提供的内容进行全面审查,因此不应对互联网上的侵犯著作权行为承担过重的法律责任。只有在明知互联网内容提供者通过互联网实施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或者虽不明知,但接到著作权人的通知后未采取移除相关内容,并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情况下,才会承担行政法律责任。这一规定对于正规的互联网公司能够提供适当的保护。
多家接受采访的网站表示,《办法》的出台是一件好事,使互联网得以更加规范、有序地发展。
对于门户网站来说,特别是那些提供手机铃声、彩信、图片以及宽频业务等服务的网站,版权问题是一个重要挑战。为避免版权纠纷,一些门户网站已经取消了涉及版权问题的业务。业内人士表示,版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界必须面对的问题,尤其是那些赴海外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因为国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法律非常成熟。
新浪公关部的相关人士介绍说,在过去,新浪网转载的小说曾遭到作者的投诉,但这些纠纷主要是由于网站与小说作者所委托的发行公司沟通不及时所导致的。然而,网站不得不面临官司。该人士表示,《办法》的出台减轻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对互联网内容提供者所提供内容进行全面审查的法律责任,并规定了通知与反通知的方式,这无疑对各大网站提供了保护,同时也有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
一是法律手段,二是技术手段。而法律方面大多数国家都是通过版权法来提供知识保护的。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这样的技术保护措施并不是坚不可摧的。技术保护不足以根本保护网络知识产权,还更需要法律保护的帮助。我国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
版权又称著作权,包含以下人身权和财产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为25年,截止于软
它不仅具有传统作品的基本特征,也完全受保护作品所做的解释: “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这种保护也与国际上对网上作品版权保护的潮流相符。技术是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关键
著作权行政投诉的受理部门是版权局,如果是网络游戏的,也可以向文化部投诉,因为众所周知的政府效率和地方保护主义原因,投诉的效果未必能达到投诉者的期望值。目前的侵权赔偿比较低,所以普通的侵权,判赔几千那种,真的不一定比律师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