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纠纷 >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及法律责任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及法律责任

时间:2020-05-25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3264

著作权保护制度的诞生成为各国保护智力劳动成果所有者权益的保障。我国著作权法的制订,有效的保护了著作权人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很好地鼓动了有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与科学事业的发展繁荣。但是我国的著作权制度还不完善,关于怎样认定某一行为是否属于侵害著作权行为还存在分歧,对此,我们将重点针对于侵害著作权行为的构成、类型及法律责任进行总结,以求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案,能有利于进一步认识著作权保护制度的缺点并进一步完善,从而使著作权主体权利得到更好、有效的保障,且能更好的提高人们著作权的保护意识,从而减少由著作权引发的争议。

一、含义及构成要素

(1)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含义

何谓著作权侵权行为。目前,国内学者当中就有几种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凡未经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许可,又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擅自利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的行为,即为侵犯著作权的行为”。①还有学者认为“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是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从事了著作权法授权人所控制、限制或禁止的那些活动。②还有学者认为侵犯著作权行为是指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违反法律规定而擅自行使著作权人权利或妨碍著作权人权利实现的行为。③本人认为侵犯著作权行为是指基于故意或著作权法未允许的方式违法侵害著作权权利人的保法权利,依法律规定应对所有损害负赔偿责任的行为。”

(二)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从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上看,应从“过错”与,“无过错”,两方面来分析,在适用过错归纳原则的场合,其构成必须同时具备行为的违法性:(加害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与过错四个要件。就基于无过错责任原则认定的侵权行为而言,由于不考虑为人是否有过错,因而过错不再是该类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1、违法性。造成损害事实的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质,行为人才负有赔偿责任。否则,既使有损害事实,也不能使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无论行为人实施的活动是否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利益还是其实施的活动对著作权的利益构成重大威胁,在将来必然损害著作权人的利益,都构成了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2、损害事实。它通常是指侵权人所实施的行为客观上给受害方带来了伤害。如果侵权人的行为给著作权人造成了损害且无法定的负责理由,则侵权人应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如果侵权人实施了侵权行为而未对著作权人造成实际损害是否应承担侵权责任呢?如某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非法大量复制其作品,但未分行,这是否属于侵犯版权行为?又如某出版者,未经作者许可擅自出版但支付给作者稿酬的。我认为这些都是侵权行为,因为他们未经作者许可又无法律许可,侵权人行使了本应由著作权人所控制的权利或妨碍了著作权人权利的行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职务作品的分类

    职务作品的分类以及著作权的归属问题。职务作品分为一般职务作品和特殊职务作品,其中一般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所有,特殊职务作品则是单位对外承担责任,主要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对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也做出了相关规定,

  • 电子书的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区别

    电子书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区别,并指出用户购买电子书只获得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分享电子书构成侵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将受到处罚,包括复制发行、出版、制作出售等行为均属侵权范畴。

  • 修改权的定义和范围

    修改权的定义和范围,包括作者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其作品的权利以及例外情况。报社、杂志社可在法定范围内对投稿作品进行文字性修改和删节,而美术作品原件的修改权需征得原件所有人的同意。修改权的行使受到法定范围的限制,不能改变作品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 知识产权侵权的责任承担方式有哪些

    在我国以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为主体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针对侵权行为,主要规定了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责任承担形式。在目前的立法上,只有著作权法规定了这两种责任形式,而且对其构成要件没有明确规定,似乎可以认为只要构成侵犯著作权就

  • 偷拍电影录像属于侵犯著作权吗
  • 侵犯著作权法犯罪的构成要件
  • 网络小说名字相同存在侵权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