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不当得利 > 不适用不当得利的情形

不适用不当得利的情形

时间:2023-12-28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3557
在很多时候有些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去动用歪脑筋,有可能会构成不当得利。那么有哪些情况不属于不当得利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适用不当得利的情形

一、给付型不当得利的排除情形

在给付型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满足的情况下,根据法律特别规定,受害人不能要求返还,因此排除了不当得利之债的效力。这种情形包括以下四种:

1. 给付系履行道德上的义务,例如对亲属误以为有扶养义务而扶养、对救助自己生命的人支付报酬、对的媒婆支付报酬、民间的礼尚往来等。

2. 债务人为清偿未到期债务而给付。

3. 因清偿债务而给付,且在给付时明知无给付义务的。

4. 因不法原因而给付,例如支付赌债、行贿、支付毒资、支付嫖资、支付给二奶包费等。但不法原因仅在受领一方存在的情况下除外,例如对绑架者支付赎金、索贿等。

这些情形均不构成任何层面的占便宜。不法原因属于惩罚性质,法律不对不法行为提供救济。

二、其他排除情形

1. 强迫得利。指受损人因其行为使受益人受到利益,但违反了受益人的意思,不符合其经济计划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受益人的整个财产,依据其经济上的计划确定应当偿还返还的范围。例如,开垦他人预定作为垃圾处理场的土地、油漆他人即将拆除的围墙、维修他人预定拆除的房屋等。根据受益人的经济计划,应确定受益人应偿还的金额为零,因此无需返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定之债的含义和特点

    法定之债的含义和特点。法定之债是根据法律规定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具有法定性和强制性,对债务人具有强制力。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侵权行为之债和缔约上过失之债等都属于法定之债。不同类型的法定之债根据各自的目的和理由被设定,旨在保护当事人权益和维护社

  • 债权概述

    债权的相关概述,包括其定义、发生和消灭的原因以及分类。债权基于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产生。金钱债权是最常见且重要的债权类型。对于欠债不还的情况,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拿东西抵债,但必须经过双方协商或法律程序。

  •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 债务继承和遗赠中的债权追偿

    债务继承和遗赠中的债权追偿问题。法律规定,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在遗产实际价值范围内承担债务责任。特殊情况下需为无劳动能力且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生活费。催讨不当得利债务时,应限制追偿范围并适用民法通则,可返还原物。对于诉讼时效届满的债务,债权人可通过

  • 表见代理与善意取得的区别
  • 高利贷是否构成不当得利行为
  • 村民互换耕地所获补偿是否构成不当得利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