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及认定方法
时间:2025-01-23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机动车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及认定方法
一、善意受让人的要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受让人取得机动车的所有权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要件:善意、合理对价和交付及登记。善意受让人是指在受让机动车时,不知道并且不应当知道让与人无处分权。具体到机动车的善意取得中,受让人必须仔细查看机动车的相关证据材料,如《行驶证》、《登记证书》、转让协议、委托授权、法律文书及身份证件等。如果无权处分人无法提供这些证据证明其有权处分,受让人就应该对车辆的来源产生怀疑,此时受让人不能被认定为善意受让人。
二、合理对价的确定
根据《物权法》,无偿取得机动车的情况下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对于有偿受让的情况,可以参考二手车市场上的行业公认的二手车折旧价格来确定交易价格是否合理。
三、交付及登记的要求
关于机动车的交付和登记问题,存在一定的争议。《物权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了机动车等特殊动产的登记只是物权变动的对抗要件,而不是生效要件。因此,有观点认为机动车只要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即取得机动车的所有权,登记并不是必要的。然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二条的规定,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移时必须办理相应的登记手续。因此,机动车所有权的转移应当经过登记。受让人在主张善意取得时,应以登记为准。只有在受让人的物权主张与已登记的原权利人的物权主张发生冲突时,原登记权利人的物权才能得到法律保护。综上所述,机动车的善意取得要同时满足善意受让人、合理对价和交付及登记三个要件。只有在这些要件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受让人才能取得机动车的所有权。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投资不成是否构成不当得利
投资不成不构成不当得利的法律定义和构成要件,阐述了不当得利的基本类型包括给付不当得利和非给付不当得利。同时,根据最新资讯,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法律规定,说明了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返还不当利益。
-
公信效力是善意取得的必要条件
公信效力在善意取得中的必要性。文章阐述了善意取得中的几个要素:一是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情况;二是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出于善意;三是有偿转让交易行为;四是完成了法定的公示方法。文章强调在完成公示的前提下,善意取得才能成立,并且针对不同财产类型(动产和不
-
善意取得的要件及其适用条件
善意取得的要件及其适用条件。善意取得涉及六个要件:受让人必须为善意且通过有偿法律行为取得所有权;受让人必须实际占有由让与人转移占有的动产;客体物必须为动产;让与人必须是无处分权人;让与人必须是动产的占有人。这些要件的满足是保护善意受让人利益,同时平衡
-
拾得遗失物拒不归还的处罚
拾得遗失物的归还义务和拒不归还的处罚,以及不当得利的定义和返还义务。拾得遗失物的人应当归还失主,如果拒不归还则可能构成侵占罪。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获得利益,受益人有返还义务,返还范围视其是否善意或恶意而定。
-
善意取得与原始取得的区别
-
可以对信用卡进行财产保全吗?
-
善意取得的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