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家是指较为富裕、有一定积蓄的个人或家庭。他们的财力相对分散,放贷的对象主要是经济困难的居民和个体工商业者。放贷期限一般在一年之内,收益率大约为年息10-20%之间。
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有一定灰色收入的人群,在个人放贷群体中占有相当比重。他们主要将贷款投向效益较好的国营及民营企业。放贷期限较长,一般为3-5年,往往随着工作调动的变化而变化。由于他们的贷款往往以暗中投资的形式进行,收益具有明显的双重或多重性,既有利息收入,还有股红收入、贿赂收入。收益率在200%一500%之间,甚至更高。
专门从事投资和融资的民间机构也是发放高利贷的主要群体。他们将贷款投向风险较小的单项工程和单个生产经营项目,放贷期限不定。收益率在年息60%一80%之间。此外,还有一些非法或黑社会性质的中介机构利用信用卡套现等方式获取资金来放高利贷,放贷对象一般为个人或个体商户。
高利贷的存在是市场经济下利益的必然驱动。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民间借贷作为一种以高息放贷为表现的借贷方式逐渐兴起。对于民间借贷的合法性问题,我国法律保护合法的民间借贷。
然而,如果借条中载明的利息过高且已经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息的四倍,则借条关于利息约定的部分无效。也就是说,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息四倍的利息部分无效,但在银行同期贷款利息四倍以内(含四倍)的利息仍然有效。因此,高利贷借条仅在利息部分存在部分无效的情况下才有效。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高利贷的处理方法和判定。对于高利贷部分款项,债务人可以不偿还,但本金和合理利息仍需偿还。因高利贷引发的诉讼案件,诉讼时效为三年。因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导致的高利贷可视为恶性债务,但如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所需,夫妻双方均需承担还款义务。发放高利贷行为虽不直接
放高利贷属于什么罪的问题。个人或企业从事高利贷活动,根据不同情况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高利转贷罪或集资诈骗罪。同时,高利贷行为容易引发其他刑事犯罪。法律对于超出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四倍的高利贷利息不予保障,因此私人放高利贷不能算作合法的民间借贷活动
高利贷借款无力偿还时担保人的责任问题,以及高利贷借款的还款问题。当借款人无力偿还高利贷时,担保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还款义务,但需对合理范围内的借款本金及利息承担保证责任,超出法律规定利率限制的那部分利息可不予负担。对于高利贷借款的还款问题,法律明文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