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它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它是信用的基本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之前,即现代银行制度建立之前,民间放贷的利息通常很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的规定,民间个人借贷的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的4倍。超过这个标准的,应被视为高利贷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的规定:
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 大耳窿
大耳窿是指借钱一万元,只能得到九千元,但还款时却要支付一万三千元。而且,高利贷的利息是逐日起“钉”,以复息计算,也就是所谓的“利叠利”。往往借几百元,过了一年半载才还,连本带利可能要还几万。
2. 驴打滚
驴打滚多在放高利贷者和农民之间进行。借贷期限一般为1个月,月息一般为3-5分,到期不还,利息翻番,并将利息计入下月本金。依此类推,本金逐月增加,利息逐月成倍增长,就像驴打滚一样。
3. 羊羔息
羊羔息是指借一还二。例如,年初借100元,年末还200元。
4. 坐地抽
坐地抽是指借款期限1个月,利息1分,但借款时须将本金扣除十分之一。到期按原本金计息。例如,借10元,实际得到9元,到期按10元还本付息。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高利贷的处理方法和判定。对于高利贷部分款项,债务人可以不偿还,但本金和合理利息仍需偿还。因高利贷引发的诉讼案件,诉讼时效为三年。因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导致的高利贷可视为恶性债务,但如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所需,夫妻双方均需承担还款义务。发放高利贷行为虽不直接
放高利贷属于什么罪的问题。个人或企业从事高利贷活动,根据不同情况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高利转贷罪或集资诈骗罪。同时,高利贷行为容易引发其他刑事犯罪。法律对于超出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四倍的高利贷利息不予保障,因此私人放高利贷不能算作合法的民间借贷活动
高利贷借款无力偿还时担保人的责任问题,以及高利贷借款的还款问题。当借款人无力偿还高利贷时,担保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还款义务,但需对合理范围内的借款本金及利息承担保证责任,超出法律规定利率限制的那部分利息可不予负担。对于高利贷借款的还款问题,法律明文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