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公司的实际到位注册资金未达到公司法规定的最低标准,即虚假出资或虚报注册资本,导致公司法人身份未能合法产生,那么股东和公司都要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如果实际到位的注册资金达到了最低要求,股东则需要对差额部分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股东抽逃公司资产,导致公司无法履约,股东应在抽逃资产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这意味着公司和股东都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如果公司的实质股东只有一人,而其余股东只是名义股东或虚拟股东,那么实质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而名义股东则需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公司与其股东或其他公司之间存在以下情形,导致难以区分彼此,那么控制股东需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A、公司的利益与股东的收益不加区分,导致财务账目严重混淆;
B、公司与股东的资金混同,并持续使用同一账户;
C、公司与股东之间的业务持续混淆,具体交易行为、方式和价格受同一控制股东支配或操纵。
如果有限责任公司因股权转让导致股东只有一人,在6个月内既未吸纳新股东,又未进行企业性质变更登记,那么该股东应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如果股东利用公司的独立地位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那么股东和公司都要承担连带责任。
已分配利润公司破产清算的追回问题,以及破产案件的管辖规定。根据企业破产法相关规定,已分配利润不能追回,但特定情况下的财产转让如无偿转让和以明显不合理价格交易可追回。同时,涉及债务人财产的其他无效行为,管理人有权追回。关于破产案件的管辖,遵循地域管辖、
股权转让协议的详细内容。甲方作为某有限公司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股权全部转让给乙方,双方对股权转让的价格、支付期限和方式进行了明确约定。同时,协议对双方的承诺、债权债务分担、税费承担、权利义务承受、协议的变更和解除以及违约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公司转让股权时,其债权债务的处理规定。公司法明确,股东转让股权并不涉及债权债务的转让,公司的债务由公司财产承担。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股权转让的几种方式及相关规定,包括普通转让与特殊转让、内部转让与外部转让、全部转让与部分转让以及约定转让与法定转让。
破产企业关于公司股权的转让问题。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间可以转让股权,股东向非股东转让时需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但在企业破产法的限制下,重整期间债务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随意转让股权,需经过人民法院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