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处理企业终止债权债务的基本原则
企业法人终止后,股东有责任成立清算组织。清算组织应依法清理企业财产,可以向外部主张债权并直接受偿,也可以应诉并使用清理所得的财产偿还债务。
若企业终止但未成立清算组织,则该企业失去民事诉讼地位,不能以原企业名义起诉或应诉。股东不能直接作为原告主张企业的债权。然而,股东可以作为被告应诉,承担成立清算组织的责任,并使用清理所得的财产偿还债务。这一判决的效力适用于清算组织。在执行阶段,若股东仍未履行清算义务,债权人可申请法院裁定由债权人组织清算,清算费用由股东承担。
2、处理企业终止债权债务的例外情况
有些企业在起诉或应诉时仍处于正常营业状态,但在诉讼开始后终止。此时,是否继续进行诉讼是一个常见问题。
若已依法成立清算组织,则可以将诉讼主体从终止企业变更为清算组织。因为清算组织管理的是原企业的财产,行使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都源自企业法人,对原企业具有完整的继承性,可以延续原企业的行为,但不能否定原企业已作出的意思表示。因此,在一审、二审、重审或执行阶段,都可以将清算组织变更为新的诉讼主体。
若在诉讼过程中企业终止且未成立清算组织,情况较为复杂。当企业法人作为原告、上诉人、申诉人或执行申请人终止时,法院应中止诉讼或执行,并给予一定时间(如一个月)通知要求该企业成立清算组织。一旦清算组织成立,诉讼将恢复,并将诉讼主体变更为清算组织。若逾期仍未成立清算组织,则裁定驳回起诉、上诉、申诉或执行申请。
当企业法人作为被告、被上诉人、被申诉人或被执行人终止但未依法清算时,这种未履行清算义务的行为不应影响法院和对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也不应成为诉讼程序上的抗辩理由。因此,法院无需中止诉讼等待被告、被上诉人、被申诉人或被执行人成立清算组织,可以继续进行诉讼。
1、借款协议或借据
2、如借贷关系有担保人,应提供相关担保证据
3、借贷双方交付、收到款项的凭证
4、证明债务人借款用途的证明
5、证明债务人应支付利息的证明
6、若未约定利息,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在催告后未偿还不定期无息借款,债权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证据
7、若债务人下落不明,应提供关于证明债权凭证真实性及清偿债务的相关证据
8、付款付息凭证
9、其他证据
不良资产债务诉讼时效的确认方法,包括我国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和重新计算的情况。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不良资产收购的注意事项,如债权转移条件、对债务人调查、审查其他抵押权或担保物权、合理确定资产价格和审查受让债权的法律时效问题。最后,文章介绍了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在资产合计中的地位和分类,包括实物类不良资产、债权类不良资产和股权类不良资产。文章还介绍了与不良资产收购、清收相关的法律依据以及不良资产收购时需要注意的方面,包括合法有效的债权转让、对债务人进行全面调查、审查其他担保物权等。合理确定资产价格和
债权申报中的特别情形。文章详细解释了职工债权、利息请求权、待定债权、连带债权、连带债务人的代位求偿权等概念,并指出相应情形下如何进行债权申报。文章还涵盖了连带债务的债权人权利、待履行合同相对人的赔偿请求权等内容。
债务重组的特征,主要涉及到财务困难的公司。债务重组涉及多方关联方,包括可能介入的政府,其损益难以衡量。此外,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债务重组协议的内容,包括偿还债务、利息计算、违约处理、逾期处理、权利保留、行为限制、担保责任和其他约定等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