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连带债务 > 谁来偿还债务

谁来偿还债务

时间:2023-11-13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4672

案情

1997年12月,某仪器厂(集体企业)与某器械厂协议约定,由器械厂为仪器厂生产变压器。截至1998年12月,仪器厂共欠器械厂货款200万元。1998年12月,镇政府对仪器厂进行改制分割,将仪器厂主要生产线(电表生产线,资产值3000万元)出让给原仪器厂厂长李*美个人所有,并由李*美负责偿还仪器厂原欠银行贷款2500万元及某科委基金500万元。仪器厂留下线圈生产线(资产值500万元),仍属集体企业,由李*美担任厂长,负责组织生产和资产保管,负责原企业债务的清理和偿还工作。因仪器厂对所欠器械厂200万元一直未还,器械厂经催要无果,遂诉至法院,认为仪器厂、镇政府、李*美的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求判令三被告对所欠器械厂的货款承担责任。

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1.仪器厂现存固定资产

改制前,仪器厂的线圈生产线经评估折价为500万元。该生产线因技术落后且无法进行设备更新已于1997年停产。仪器厂目前无生产能力,不能产生任何产值与利润。

2.仪器公司成立及电表生产线使用情况

1998年12月底,由李-阳(李*美之子)、蒋-如等6股东共同出资100万元组建的仪器公司经工商核准成立,其中李-阳出资80万元。该公司使用出让给李*美个人的电表生产线并于1999年一、二季度实现产值1200万元。李*美既不是仪器公司的股东,也无任何材料证明是电表生产线的出租人。

评析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转制行为是否侵害了债权人器械厂的合法权益,以及李*美与镇政府是否应承担责任。合议庭经讨论形成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

认为应由仪器厂承担责任,李*美与镇政府不应承担责任。理由是:本案属企业的部分资产出售,仪器厂虽已停产,但仍具企业法人资格,且其留存有500万元的资产,足以清偿200万元的债务,不影响器械厂债权的实现。

第二种观点

认为首先应由仪器厂承担责任,再由镇政府承担连带责任,李*美个人不应承担责任。理由是:虽然仪器厂现存有资产500万元,并没有影响器械厂债权的实现,但如果仪器厂的未了债务是2000万元,镇政府是否应承担责任?镇政府在转制过程中显然存在以出售企业有效资产来逃避债务的过错,如不判令其承担责任,则对债权人的保护不力。李*美受让电表生产线的行为符合“债随资走”的原则,也符合民法上的公平、等价有偿原则,如再让其承担责任,则显失公平。

第三种观点

认为仪器厂、镇政府、李*美均应承担责任。理由是:镇政府出让仪器厂有效资产的行为严重影响了仪器厂对外偿还债务的能力,镇政府应在处理仪器厂资产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李*美受让仪器厂部分资产时虽与镇政府约定承担了仪器厂相应的债务,但该约定不得对抗债权人,李*美仍应在其买受资产范围内对仪器厂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笔者同意第三种观点,理由是:

1.企业法人的财产与债务

法人的财产是法人作为独立主体存在的前提,是法人独立地享受民事权利的物质基础。相对于债权人来说,企业的财产是法人承担民事义务的基础,是债权人实现其债权的保证。本案中,分割仪器厂价值3000万元资产的行为减弱了仪器厂对外履行债务的能力,不管这种行为是否侵害了债权人器械厂的合法利益,对整个债权关系的稳定性也都必然构成威胁。

2.仪器厂的财产范围与债权实现

本案争执的焦点在于转制后的仪器厂留存有价值500万元的线圈生产线,这是否侵害了器械厂的合法权益,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债权请求权是债权的主要权能,即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基于器械厂与仪器厂间的协议,债务人仪器厂负有支付货款的义务,器械厂首先享有要求仪器厂给付货款的债权请求权。而转制后的仪器厂仅留下了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且无法更新的线圈生产线,虽价值500万元,但早已闲置,没有进行生产的能力,不能产生任何产值与利润。器械厂实现债权的惟一途径就是等该套生产线变现。不论该套生产线能否变现,都给器械厂实现其债权增加了难度。而仪器厂分割出的电表生产线在1999年一、二季度即实现产值1200万元,很显然,改制前的仪器厂对外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比改制后的仪器厂要大得多,在改制前仪器厂的财产范围基础上,债权人器械厂更容易实现其债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犯罪分子财产的没收与债务偿还

    犯罪分子财产的没收与债务偿还的问题。在没收财产前,若存在犯罪分子的正当债务,债权人可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会保护正当债权人的权益,审查属实后,用没收的财产偿还债务。但债务必须在财产查封前产生,且是正当债务,同时债权人必须提出请求。

  • 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问题及分析

    中国债务重组准则的问题,指出了新债务重组定义的不足点。其中,“财务困难”不能独立作为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因为对于续营价值小于清算价值的财务困难企业,应该进行破产清算。此外,对债权人让步的硬性规定存在问题,应该包括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的情况,无论

  • 个人应对债务危机的法律措施

    个人应对债务危机的法律措施。包括分期支付或抵押物偿还、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以及申请破产进行清算等方法。同时,也介绍了常见有效的个人债务追讨手段,如法律手段和私立手段。当债务人不清偿债务时,债权人应通过合法方式向法院起诉,强制债务人清偿债务。在法律许可的

  • 个人债务困局的法律解决方法

    个人债务困局的法律解决方法,包括分期支付债务、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企业破产清算等。对于个人债务纠纷,债权人主要通过法院起诉来强制债务人清偿债务。在特定情况下,如按合同约定占有财产和抵押物抵押偿还,债权人可以扣押债务人的财产。企业如面临债务问题,可申请

  • 案情简介
  •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债务担保的法律规定
  • 如何规避夫妻个人债务对共同财产的拍卖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