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职务发明是指在执行本单位任务或主要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物质技术条件主要包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及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即使发明创造的完成地点在家里或完成时间是下班后,只要是在执行单位任务并且所用资源由单位提供,该单位即为专利申请人。
对于已退休或工作调动的员工,在其工作变动后1年内与其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原单位分配的任务相关的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仍归原单位所有。
然而,也存在例外情况,即发明创造是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但单位与发明人订有合同,专利申请权的归属应根据合同约定来决定。
对于非职务发明创造,即与个人的工作任务无关的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归发明人或设计人所有。例如,作为方圆专利的研究员,如果你在工作之余独立完成了一项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的鞋子设计,你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并作为申请人。因为这个发明创造与方圆专利无关,完全是你个人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结晶。
如果你担心单位不允许你申请专利,不用担心,《专利法》第七条明确规定:对发明人或设计人的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能压制。只要你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你可以在工作之余积极进行发明创造,申请专利!
对于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或一个单位或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除非另有协议,否则申请专利的权利归属于完成或共同完成的单位或个人。
这与商标申请中的共同申请类似,专利申请权的主体并没有限定为一个单位或个人,因此,如果是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不必担心因为权益分配不均而引发争议,你们可以共同享有专利申请权!
外国专利与自主研发技术的侵权问题,涉及专利保护的地域性、专利申请的要求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对于外国专利未在中国申请的情况,申请人可提出专利申请但需证明技术创新;若外国人已在中国申请专利,则国内生产相同产品可能侵权。申请专利的技术需具备新颖性、
专利申请被驳回后的复审时间问题。依据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申请人对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通知起三个月内请求复审。复审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专利复审委员会负责,并会在复审后作出决定。若申请人对复审决定仍不服,可在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专利权人即专利权主体,是指依法获得专利权,并承担与此相应义务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②继受专利权人常常并不是专利申请权人。专利权人是专利权的所有人及持有人的统称。即专利申请被批准时,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人。
依据专利法的规定,对外观设计专利进行许可或者转让的,许可、转让的费用由专利权人与被许可、转让人协商确定。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