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中,首先要审查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产品是否属于同类产品。如果不属于同类产品,则不构成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
(二) 在审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侵权产品是否属于同类产品时,应根据商品销售的分类习惯和客观实际情况,并参考《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对二者进行认定。
(三) 同类产品是外观设计侵权判定的前提,但在特殊情况下,类似产品之间的外观设计也可以进行侵权判定。
(一) 在进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时,应以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和审美观察力为标准。
(二) 普通消费者是指购买或使用外观设计专利同类产品或类似产品的消费者。
(一) 对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产品的外观设计进行对比时,应进行整体观察和综合判断,看两者是否具有相同的美感。
(二) 如果采用隔离对比、异地观察的方法对比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外观设计时,实际造成或可能造成消费者误认的,可以认定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外观设计构成相同或相近似。(供法庭在是否侵权的结论中参考)
在进行侵权判定时,应将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专利保护的图片或照片中反映的外观设计进行比较;当专利权人的产品的外观设计与图片或照片相同时,也可以直接比较两个产品的外观设计。
在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断中,主要是将侵权产品或侵权产品的图片、照片与外观设计的图片或照片中展示的形状、图案及色彩进行比较,对比两者是否相同或相近似。
在进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时,不适用判定发明或实用新型侵权中采用的等同原则和禁止反悔原则。这是因为外观设计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不同所决定的。
(一) 判定是否构成对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标准是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专利外观设计是否相同或相近似。如果是,则构成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需要注意的是,相同或相近似是判定外观设计是否构成侵权的标准,而外观设计授权及无效审查的标准是不相同和相近似。这两个标准是同一尺度从相反方向表述的,但这种不同的表述具有重要意义,即在两种情况下,执法者观察思考问题的着眼点正好相反。相同或相近似应主要指在视觉上和美感上的相同或相近似。
(二) 应将专利产品的外观设计与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进行比较。
(三) 专利产品与被控侵权产品的大小、材质、内部构造及性能不得作为判定两者是否相同或相近似的依据。
(四) 对要求保护色彩的外观设计,应先确定该外观设计的形状是否属于公知外观设计。如果是公知的,则仅对其图案、色彩进行判定;如果形状、图案、色彩均为新设计的内容,则应以形状、图案、色彩三者结合作出判定。
(五) 在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单一要部的情况下,如果被控侵权产品与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要部相同或相近似,并且公知设计部分也相同或相近似,则构成侵权;如果要部不相同或不相近似,但公知设计部分相同或相近似,则不构成侵权;如果要部相同或相近似,但公知设计部分不相同或不相近似,则不构成侵权。这种判断方法及结论的依据主要是从外观设计的产品整体出发,而并非对外观设计专利进行局部保护。
(六) 在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多个要部的情况下,如果其中一个或几个要部不相同或不相近似,并且从整体上观察也不相同或不相近似,则不构成侵权;如果从整体上看,仍然相同或相近似,则构成侵犯专利权。
外观侵权中的赔偿问题。根据《专利法》规定,赔偿数额需根据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利益来确定,若难以确定,可参考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侵权方如拒绝赔偿,权利人可起诉并申请强制执行。赔偿是外观侵权案件中的重要法律问题,需引起重视。
外观专利证书的申请流程。在申请阶段,需提交请求书、图片或照片等文件;审查阶段,审查员会针对形式问题和专利保护范围进行审查;授权阶段则包括缴纳费用和获得专利证书等步骤。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
外观设计专利的价值评估方法。外观设计专利的价值与其产业应用密切相关,并取决于其所能带来的利润和价值,同时也需要考虑其防御和战略性价值。评估外观专利通常采用与参照物对比的方式,通过分析成本、销售和利润等因素计算价值。然而每个专利都有其独特性,因此外观设
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