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是指不同的民事主体基于相同的客体依法定程序取得的商标权和商号权之间发生的权利冲突。在实践中,商标与商号的权利冲突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
例如,**集团国际有限公司与**立邦涂料有限公司之间的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集团国际有限公司在1993年、1997年和2002年1月分别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立邦漆“N”字商标、“立邦漆”文字及图形商标、“立邦”及“立邦”文字及图形商标。而**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在2002年2月成立后开始使用“立邦”字样,并被**集团起诉侵犯商标权。
类似的案例还有“上海奔-驰汽车维修公司”将德国戴莫勒-奔-驰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奔-驰”作为企业商号进行登记。
例如,**龙茂制鞋有限公司申请撤销烟台市**盛龙皮鞋厂注册的“龙茂”商标一案。**龙茂制鞋有限公司是1988年注册的合资企业,而烟台市**盛龙皮鞋厂成立于1995年并在1996年注册了“龙茂”商标。**龙茂制鞋有限公司后来申请撤销该商标的注册,最终得到了商标评审委员会的支持。
目前,由于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商标的知名度创立时间变得更短,而企业名称的知名度更难获得。因此,将商标注册为商号的情况要远多于将商号注册为商标的情况。
商标与商号产生权利冲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商标是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而商号是企业在商事交易中使用的特定名称。它们都具有区分不同企业或商品的功能。由于商标和商号都使用汉字作为构成要素,且都能吸引消费者并代表企业的商业信誉,因此造成了权利冲突的可能性。
商标权的核准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进行,而商号权的核准由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由于核准机关和程序的不同,商标与商号的资源不能共享,从而为相同文字的商标与商号同时存在提供了可能性。
综上所述,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文字作为企业名称的一部分登记使用,以及将与他人在先注册企业名称中的一部分相同或相似的文字注册为商标。这种冲突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商标与商号的构成相似并具有相同的功能,以及商标与商号权利核准机关及程序的不同。为了解决这类冲突,需要制定更完善的法律法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商号和商标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商号和商标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对建立消费信赖至关重要。商号具有专有使用权,受到法律保护,而商标则代表商品信誉。两者关系密切,经常同时出现在同一商品上,但在作用和性质上有所区别。商号和商标分别按照不同法规注册和
甲方与乙方关于加盟合作的具体协议。甲方是职业教育培训服务组织,拥有商号和注册商标及经营管理制度和规范。乙方加盟后需认同并接受甲方的管理制度,在指定地点开设教育机构,并支付加盟费、品牌使用费、管理费等相关费用。双方明确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包括甲方的专有
商号与商标在管理机构、保护力度及纠纷处理优先权等方面的区别。商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受地域限制较大;而商标注册由国家商标局负责,保护范围覆盖全国且法律适用高于商号保护。因此,许多企业会同时注册商号和商标以获得更全面的法律保护。
商号制度的立法形式问题,指出我国商号制度由多部法律组成,但缺乏系统性和专门性。同时,商号权的知识产权属性尚未得到正确界定和确立,商号的构成要件也存在缺陷。因此,需要完善商号法律制度,确立商号权的知识产权属性,并明确商号的构成要件。